- 论坛徽章:
- 0
|
目前,结构化布线解决方案厂商纷纷推出增强5类(Cat5E)和6类线缆解决方案。虽然6类线缆标准尚未颁布,但鉴于其卓越的性能,许多客户已选择实施这种解决方案。什么原因促使他们在6类标准尚未最终确定,且标准无望出台的情况下,仍安装这类系统呢?显然,这类系统的确优于现有5E类解决方案。本文将着重讨论这种技术的优点。\n \n 首先,让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线缆演进过程。5E类技术规范的不断完善源于千兆以太网的发展。在制定千兆以太网技术规范期间,低端低档次的5类电缆是否能对这种网络给予支持曾一度引起人们的关注。随之,出现了等电平近端串扰(ELFEXT)和回波损耗等新的关键测试参数。因此,业界制定了5E类电缆技术规范。然而,6类电缆规范尚未制定。尽管现有网络或新兴网络还不必依赖6类解决方案来支持,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6类电缆将成为铜缆布线的主流解决方案。最终,随着网络的发展,为其提供支持的将肯定是6类布线解决方案,而不是5E类。现在很难说由6类方案提供支持的具体时间,但其在网络建设方面表现出的技术优势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6类线缆取代5E类只是时间的问题。\n \n 特性/优点对比\n \n 特性 6类优点 5E类优点\n \n 性能 支持所有当前及新兴铜缆布线网络,同时留有余量,可支持日后新增的用途 支持所有现有已知及新兴铜缆布线网络,包括千兆以太网,但对下一代支持能力不详\n \n 频率范围 1-200MHz,附加余量空间可达250MHz 1-100MHz\n \n 余量 铜缆布线余量最高,网络随时间推移、或安装不当、温湿影响等因素导致因级别下降而产生故障的可能性小 铜缆布线余量高,可支持增长的应用需求,如千兆以太网,但随着高速网络的发展,所留余量会很快达到满负荷\n \n 便于安装 采用UTP布线手段安装迅速简便,成本低,可靠性高 采用UTP布线手段安装迅速简便,成本低,可靠性高\n \n 向下兼容 允许现有5类/5E类组件与6类组件混用,兼容5类/5E类功能 向下兼容5类和3类\n \n 有源组件成本 余量较高,有源组件不必发射合成信号,从而降低有源组件成本 开发的高速网络在低类别布线系统运行必须补充合成信令机制,以补偿衰减、NEXT等。有源组件成本将会相应提高。\n \n 初始成本 比5E类解决方案高20-30%(但拥有成本低于5E解决方案) 与高档5类解决方案基本相同\n \n 拥有成本 使用寿命长,拥有成本低于5E类解决方案 使用寿命比5类解决方案长,但低于6类解决方案\n \n 请注意,6类和7类线缆的实际数值可能与该表公布的结果不同。我们估计6类线缆的数值变化不大,而7类线缆与最终公布的规范值肯定有较大差别。但无论如何,从结果看,6类线缆在5E类的基础上有了改进。从频率范围看,5E类线缆仍局限在100MHz,而6类线缆已提高到200MHz,并规定在此基础上再加25%余量,即达到250MHz(暂定)。\n \n 哪种方案适合自己?\n \n 目前,结构布线商们在在营销上存在不少水分。“经测试高达300MHz”、“保障应用”、“6类电缆是千兆以太网的选择”、“绝对独家供应商解决方案”等市场炒作和宣传误导将用户们搞得一头雾水。无疑,众多用户关注的是安装,而不是另一种铜缆布线解决方案。\n \n 针对用户的应用环境给出最佳的技术建议。强调的是多样化的选择,而不是将方案拘泥于5类、5E类、亦或6类,屏蔽或非屏蔽,铜缆或光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在各种方案中加以选择。建议用户考虑以下问题: \n \n 1) 目前的用途是什么,估计今后的应用发展如何?大概的进程规划?\n \n 如果在今后5-10年只打算使用100BaseT,那么5E类电缆就足以了。但如果您考虑不久将随时应用宽带,如实时电视会议、三维模式、桌面印刷等,最好采用6类解决方案。\n \n 2) 前景是否明朗;企业发展速度如何?\n \n 如果前景不明,安全起见,可采用6类解决方案。或者您预见到企业将会持续高速发展,那么6类以上解决方案可提供更大的“增长空间”,以备需要网络扩容来支持企业的发展。\n \n 3) 网络于日常运营的重要性如何?\n \n 例如,银行网络系统是其运营的生命线。如果停机几分钟,将会给其业务造成数以千计美元的损失。因此,从充分的余量、易于安装和可靠性角度考虑,6类线缆是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n \n 4) 如何考虑预算?\n \n 如果预算不受限制,我们就全部采用光缆了。客观环境是现实的,预算是有限的。所以,您肯定会考虑6类线缆解决方案在经济上的承受能力,毕竟它要比5E类方案的成本高20-30%。不过,在决策时千万不要仅着眼于初期成本,这一点至关重要。您可能会惊奇地发现,与5E解决方案相比,6类解决方案的寿限成本更低(即拥有成本更低)。\n \n 根据对上述问题及此类情况的分析,您可以知道哪种方案最适合自己的需求,同时成本又在预算范围之内。从5类、5E、6类,屏蔽或非屏蔽,铜缆或光纤,\n \n 性能比较-最差状况\n \n 参数除另有规定,所有数值以dB为单位 Cat5ClassD Cat5E Cat6ClassE Cat7ClassF\n \n 频率范围(MHz) 1-100 1-100 1-200(250) 1-600\n \n 衰减 24.0 24.0 21.2(36.0) 20.8(54.1)\n \n 近端串扰 27.1 30.1 39.9(33.1) 62.1(51.0)\n \n 功率和近端串扰 N/A 27.1 37.1(30.2) 59.1(48.0)\n \n 衰减串扰比 3.1 6.1 18.7(0.1) 41.3(-3.1)\n \n 功率和衰减串扰比 N/A 3.1 15.9(-5. 38.3(-6.1)\n \n 等电平远端串扰 17.0 17.4 23.2(15.3) ffs\n \n 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 14.4 14.4 20.2(12.3) ffs\n \n 回波损耗 8.0 10.0 12.0(8.0) 14.1(8.7)\n \n 传输时延(ns) 555.0 555.0 538(536) 504(501)\n \n 时延偏差(ns) 50.0 45.0 45.0 20.0\n \n 所有数值为100MHz处测量值(最差状况-通道)。括号内数值分别为6类电缆在250MHz处和7类电缆在600MHz处的测量值。表中所示6类和7类电缆数值可能与最终标准有出入(ffs=有待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