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2976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展望网络安全 新兴安全威胁七大特征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02-25 21: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历史悠久的自我防御技术 \r\n  早自过去的档案型、开机型或宏型病毒,即开始采用加密、压缩、自我编码、变体引擎(McTation Engine或Polymorphic Engine)、更名感染等技术,藉此逃避防毒软件的侦测及追捕。这些病毒自我防御技术,仍为目前流行的恶性程序所沿用。\r\n\r\n  除此之外,一些恶性程序还具备自我检查及反防毒软件(Anti-Antivirus)的能力,他们会在计算机被启动的同时,卸载系统中的防毒软件或防火墙软件。\r\n\r\n  不过,目前恶性程序的发展趋势似乎有了转变,虽然过去的自我防御功能仍继续沿用,但已非关注的重点。\r\n\r\n\r\n\r\n  反之,这些恶意程序不再在乎是否能被防毒软件或其它安全配备侦测阻挡,因为再怎么防,不用多久,资安厂商仍很快就有因应措施及解决方案的推出。所以他们追求的重点已转变成「快、狠、准」,也就是尽可能地在最短的时间内,以迅雷不及掩耳、秋风扫落叶的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或达到一定的目的。也因为如此,许多恶意程序甚至设定自我毁灭时间。\r\n\r\n  ■令人眼花撩乱的庞大变种\r\n\r\n  变种的老祖宗应该可以上溯自1997、98年间甚为流行的千面人病毒(Polymorphic/Mutation Virus),该病毒具备自我编码的能力,每感染一个档案,其病毒码都不一样。基本上,千面人应归类成多形病毒的一种。\r\n\r\n  虽然千面人病毒具备变幻莫测的外表,但它仍有破绽,就是每个变换后的病毒码,其程序开头都相同,所以仍然有迹可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网上遂有了.OBJ的变体引擎子程序供人下载撰写多形病毒。总之,由于变体引擎及病毒原始码的公开,所以各式各样的变种因而斥充在网络上。\r\n\r\n  如今的恶性程序除了展开全球性传播的\"水平繁衍\"外,并藉由不断的变种进行延绵好几十代的\"垂直繁衍\"。更可怕的是,这些恶性程序还结合不同的混合式攻击技术,让每代的变种各具不同\"邪恶\"特性及破坏力,或是每隔一代海纳百川地加入新的\"毒术\"。\r\n\r\n  过去病毒多半接续个两三代就\"over\"了,如今恶意程序传宗接代的能力一个比一个强,动辄几十代,甚至打破30代大关,例如培果病毒(Bagle)到目前为止共有37代变种,实在惊人。\r\n\r\n  若以平均天数来看,早先的顽皮熊病毒,从2002年10月第一代出现起,到2004年9月第四代止,大约平均每176天才推出新的变种。如今像是Bagle、MyDoom、NetSky及Korgo等蠕虫,平均不到10天就推出新的变种。其中,最可怕的莫过于Korgo蠕虫,在短短三个月多内,就接连繁衍出高达27代的变种,换句话说,其不到3天就变种一次。\r\n\r\n  感觉起来,这些恶意程序彷佛在比谁的生育率比较强似的,事实上Bagle、Netsky和MyDoom的确一直在互别苗头,不但相互争夺变种的数目高低,甚至相互攻击(例如Bagle变种专砍Netsky,而Netsky也专门找MyDoom下手)。\r\n\r\n\r\n\r\n  ■乱\"件\"齐发的垃圾邮件 \r\n\r\n\r\n  对于恶意程序而言,电子邮件彷佛就是其增加其功力的大补丸。为了达到最终感染及传播的目的,黑客多半会采用社交工程学(Social Engineering)来引诱收信者打开附件或连结,进而启动或下载攻击程序。此外,过去也有不少病毒邮件,进而发展出不用开启邮件及附件,只要浏览就会中毒的技术。\r\n\r\n  在信件传播方面,由于采用微软讯息应用程序接口(MAPI)来发病毒邮件,很容易会被防毒软件拦截到,所以黑客多半都会改用专属的SMTP外寄邮件服务器,绕过防毒软件的拦截网来发送病毒信。\r\n\r\n  自从Melissa宏病毒开启恶意程序搭乘电子邮件的首例之后,许多恶意程序,尤其是造成重大影响的蠕虫几乎都是以垃圾邮件为作恶的工具,垃圾邮件的问题也开始被广泛注意。 \r\n\r\n  史上利用垃圾邮件最彻底、最成功的蠕虫当推Sobig.F,该蠕虫每隔几秒钟就会自动向受害计算机中的所有通讯簿名单发出毒件,因而登上史上传播最迅速的宝座,莫怪乎有人称其为史上最强力的超级邮件发送机(Mass Maile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