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广告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2725 | 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见网络拓扑整理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14-11-25 11: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abin9630 于 2014-11-25 11:15 编辑

虽然做网络相关工作很长时间了,发现有时候对于某些基础的网络知识却依旧非常模糊

比如对于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其他还有类似树型,网状型,混合型等等。
之前从相关网络书籍,了解拓扑的理论知识,但对于实际的应用环境却不甚清楚。
一来书本介绍也是点到为止,多数只讲纯理论,几本书中介绍的内容大同小异(有抄袭嫌疑啊)
二来最重要还是自己比较懒吧,走马观花般,看过也就看了,没有仔细考究啊

由于工作相关,目前接触的实际网络类型不多,有以太网(这个最常见),cable有线网络,Wlan无线局域网络

但是对于这几类网络的拓扑结构到底是如何的呢?

在理论书上有介绍,对于总线型网络,所有节点连接于一条总线上,因为公用一条总线的通信链路,因此在多个节点同时发送数据时候会发生冲突。所以采用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 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来实现不同节点的访问,来实现某一时刻只有一个节点发送数据。同时有特别介绍,该类型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以太网

对于星型网络,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中心节点上,实现方式比较简单,可以随时增加/减少节点数量,而且因为各个节点有各自的通信链路,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该网络传输效率受中心节点的性能约束

对于环形网络,一个链路将所有节点连接成一个环路,通常使用令牌来允许节点对环型链路的使用,在节点获得令牌后才能发送数据(这个在现实中好像一直都没有碰到过)

Q1: 以太网络的拓扑结构
以太网,通常见到的网络布局都是使用一个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将不同的PC通过网线连接,各个节点(也就是PC)使用网线单独连接到中心节点(集线器/交换机等),如此各个节点在局域网内就可以进行通信了

所以,之前对于以太网的拓扑归属一直都存在疑问:
1. 书上有明确说明,以太网是一个典型的总线型网络
2. 对于实际的应用中,明明以太网就是个星型的网络

而且:
1. 确确实实对于使用交换机连接大量PC后,PC间的通信速率是会被交换机的传输性能所影响
2. 对于网络功能的实现中,TCP/IP协议栈中,并无相关CSMA相关的检测机制的存在

那对于以太网,是书本描述错误,还是?

A1:
据目前的了解,对于以太网络:
1. 物理连接上,属于星型网络
2. 逻辑连接上,属于总线型网络。对于Ether的相关Driver实现中,应该是有类似CSMA检测机制的实现存在,但是通常该Driver的实现,对于非原厂的开发人员,是不可能有相关接触的,对于协议栈通常是比较上层的实现

Q2: Cable有线网络的拓扑
对于Cable,有这样一个现象,对于同一个CMTS下的多个CM,CM1和CM2相互通信时候发现:CM2接收到来自CM1的数据中,SrcIp是CM1的WanIp,但是SrcMac却是CMTS的Mac

而正是这样一个现象,导致了客户反馈的一个Mac欺骗攻击的问题(对于Mac和Ip只实现有一一对应的ArpTable来说,这个现象会导致ArpTable的混乱)

对于不同的CM,虽然各自可以通过1:n的连接口汇聚后,最终通过一个Cable线到达CMTS(为简单起见,不讨论一个CM可以通过Cable线的不同连接可以到达CMTS的不同DS Interface的情况)。看起来好像所有的CM会公用一个总线的样子(最终是通过一个Cable线到达CMTS),但是从实现来看,所有CM间的通信,都会需要通过CMTS的DS的相关物理部件来进行转发,在这个转发的过程中,CMTS还会默默的对数据包进行修改,替换其中的SrcMac

从该现象来分析:
A2: Cable有线网络属于星型网络

Q3: Wlan的拓扑类型
对于Wlan中的各个Station,如果同时处于一个Channel中,那么同时发送数据时候会对各自造成干扰(因为其公用了同一个带宽资源)

因此在Wlan的实现中,也采用了类似以太网的实现机制,采用冲突检测的机制来实现。发送数据前先查看是否有其他Station在使用同一个带宽在进行传输。
这就是为何在实际的使用中,无线的传输速率通常没有理论值那么高

当然会有其他的一些辅助手段,比RTS/CTS机制(在发送数据时候让其他自觉保持安静,在接下来某段时间不进行干扰),或者自动频段切换(切换到其他使用比较少的Channel)

但是对于通常的无线使用,两个Stations间的通信,都是会通过 AP进行中转(两个都要首先连接到AP后才能进行通信,排除两个Stations进行直连的使用环境,这就类似两个PC通过网线直连一样,不具备讨论价值,嘿嘿)

A3:
Wlan无线局域网应该是
1. 物理上的星型网络
2. 逻辑上的总线型网络

以上仅仅是本人的一些想法:
1, 不一定准确
2, 由于实践有限,接触类型不多
先在此标记下!!

对于不同的想法和其他类型的相关拓扑类型,大家尽管提出,进行讨论啊

论坛徽章:
0
2 [报告]
发表于 2014-11-25 16:13 |只看该作者
没人顶??

自己先支持一个~~

论坛徽章:
26
CU十二周年纪念徽章
日期:2013-10-24 15:41:34技术图书徽章
日期:2014-07-11 16:27:52辰龙
日期:2014-09-04 13:40:43白羊座
日期:2014-09-09 12:51:55双子座
日期:2014-09-26 11:00:042014年中国系统架构师大会
日期:2014-10-14 15:59:00子鼠
日期:2014-10-23 16:48:23巨蟹座
日期:2014-10-27 08:21:10申猴
日期:2014-12-08 10:16:282015年辞旧岁徽章
日期:2015-03-03 16:54:15NBA常规赛纪念章
日期:2015-05-04 22:32:03IT运维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6-01-29 06:20:00
3 [报告]
发表于 2014-11-26 16:50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网络拓扑结构都很难是一种,一般都是由多种结构混合在一起,都成了网状。

论坛徽章:
0
4 [报告]
发表于 2014-11-28 16:3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cryboy2001


    惭愧啊,有时候基本的概念都还没有完全理清楚啊,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