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3882 | 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设计架构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3-05-20 18: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art 1 层
  层(layer)这个概念在计算机领域是非常了不得的一个概念。计算机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层的概念:系统调用层、设备驱动层、操作系统层、CPU指令集。每个层都负责自己的职责。网络同样也是层的概念,最著名的OSI的七层协议。

  层到了软件领域也一样好用。为什么呢?我们看看使用层技术有什么好处:

  ● 你使用层,但是不需要去了解层的实现细节。
  ● 可以使用另一种技术来改变基础的层,而不会影响上面的层的应用。
  ● 可以减少不同层之间的依赖。
  ● 容易制定出层标准。
  ● 底下的层可以用来建立顶上的层的多项服务。 当然,层也有弱点:

  ● 层不可能封装所有的功能,一旦有功能变动,势必要波及所有的层。
  ● 效率降低。

  当然,层最难的一个问题还是各个层都有些什么,以及要承担何种责任。

论坛徽章:
0
2 [报告]
发表于 2003-05-20 19:03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设计架构

典型的三层结构

  三层结构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表示(presentation)层, 领域(domain)层, 以及基础架构(infrastructure)层。

  表示层逻辑主要处理用户和软件的交互。现在最流行的莫过于视窗图形界面(wimp)和基于html的界面了。表示层的主要职责就是为用户提供信息,以及把用户的指令翻译。传送给业务层和基础架构层。 基础架构层逻辑包括处理和其他系统的通信,代表系统执行任务。例如数据库系统交互,和其他应用系统的交互等。大多数的信息系统,这个层的最大的逻辑就是存储持久数据。

  还有一个就是领域层逻辑,有时也被叫做业务逻辑。它包括输入和存储数据的计算。验证表示层来的数据,根据表示层的指令指派一个基础架构层逻辑。

  领域逻辑中,人们总是搞不清楚什么事领域逻辑,什么是其它逻辑。例如,一个销售系统中有这样一个逻辑:如果本月销售量比上个月增长10%,就要用红色标记。要实现这个功能,你可能会把逻辑放在表示层中,比较两个月的数字,如果超出10%,就标记为红色。

  这样做,你就把领域逻辑放到了表示层中了。要分离这两个层,你应该现在领域层中提供一个方法,用来比较销售数字的增长。这个方法比较两个月的数字,并返回boolean类型。表示层则简单的调用该方法,如果返回true,则标记为红色。

论坛徽章:
0
3 [报告]
发表于 2003-05-20 19:04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设计架构

例子

  层技术不存在说永恒的技巧。如何使用都要看具体的情况才能够决定,下面我就列出了三个例子:

  例子1:一个电子商务系统。要求能够同时处理大量用户的请求,用户的范围遍及全球,而且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但是领域逻辑很简单,无非是订单的处理,以及和库存系统的连接部分。这就要求我们1、表示层要友好,能够适应最广泛的用户,因此采用html技术;2、支持分布式的处理,以胜任同时几千的访问;3、考虑未来的升级。

  例子2:一个租借系统。系统的用户少的多,但是领域逻辑很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制作一个领域逻辑非常复杂的系统,另外,还要给他们的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输入界面。这样,wimp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例子3:简单的系统。非常简单,用户少、逻辑少。但是也不是没有问题,简单意味着要快速交付,并且还要充分考虑日后的升级。因为需求在不断的增加之中。

论坛徽章:
0
4 [报告]
发表于 2003-05-20 19:06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设计架构

何时分层

  这样的三个例子,就要求我们不能够一概而论的解决问题,而是应该针对问题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法。这三个例子比较典型。

  第二个例子中,可能需要严格的分成三个层次,而且可能还要加上另外的中介(mediating)层。例3则不需要,如果你要做的仅是查看数据,那仅需要几个server页面来放置所有的逻辑就可以了。

  我一般会把表示层和领域层/基础架构层分开。除非领域层/基础架构层非常的简单,而我又可以使用工具来轻易的绑定这些层。这种两层架构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在VB、PB的环境中,很容易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基于SQL数据库的windows界面的系统。这样的表示层和基础架构层非常的一致,但是一旦验证和计算变得复杂起来,这种方式就存在先天缺陷了。

  很多时候,领域层和基础架构层看起来非常类似,这时候,其实是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的。可是,当领域层的业务逻辑和基础架构层的组织方式开始不同的时候,你就需要分开二者。

论坛徽章:
0
5 [报告]
发表于 2003-05-20 19:07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设计架构

更多的层模式

  三层的架构是最为通用的,尤其是对IS系统。其它的架构也有,但是并不适用于任何情况。

  第一种是Brown model [Brown et al]。它有五个层:表示层(Presentation),控制/中介层(Controller/Mediator),领域层(Domain), 数据映射层(Data Mapping), 和数据源层(Data Source)。它其实就是在三层架构种增加了两个中间层。控制/中介层位于表示层和领域层之间,数据映射层位于领域层和基础架构层之间。

  表示层和领域层的中介层,我们通常称之为表示-领域中介层,是一个常用的分层方法,通常针对一些非可视的控件。例如为特定的表示层组织信息格式,在不同的窗口间导航,处理交易边界,提供Server的facade接口(具体实现原理见设计模式)。最大的危险就是,一些领域逻辑被放到这个层里,影响到其它的表示层。

  我常常发现把行为分配给表示层是有好处的。这可以简化问题。但表示层模型会比较复杂,所以,把这些行为放到非可视化的对象中,并提取出一个表示-领域中介层还是值得的。

  Brown ISA
  表示层 表示层
  控制/中介层 表示-领域中介层
  领域层 领域层
  数据映射层 数据库交互模式中的Database Mapper
  数据源层 基础架构层

  领域层和基础架构层之间的中介层属于本书中提到的Database Mapper模式,是三种领域层到数据连接的办法之一。和表示-领域中介层一眼,有时候有用,但不是所有时候都有用。

  还有一个好的分层架构是J2EE的架构,这方面的讨论可以见『J2EE核心模式』一书。他的分层是客户层(Client),表示层(Presentation),业务层(Business ),整合层(Integration),资源层(Resource)。差别如下图:

  J2EE核心 ISA
  客户层 运行在客户机上的表示层
  表示层 运行在服务器上的表示层
  业务层 领域层
  整合层 基础架构层
  资源层 基础架构层通信的外部数据

  微软的DNA架构定义了三个层:表示层(presentation),业务层(business),和数据存储层(data access),这和我的架构相似,但是在数据的传递方式上还有很大的不同。在微软的DNA中,各层的操作都基于数据存储层传出的SQL查询结果集。这样的话,实际上是增加了表示层和业务层同数据存储层之间的耦合度。 DNA的记录集在层之间的动作类似于Data Transfer Object。

论坛徽章:
0
6 [报告]
发表于 2003-05-20 19:16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设计架构

本文转自
http://www.csai.com.cn/analyze/howar.htm

里面提到了多种应用的分层方法

在大系统中一般使用分层,良好的分层可以保证系统的设计及维护更方便

在同层中分模块

论坛徽章:
0
7 [报告]
发表于 2003-05-21 10:35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设计架构

I 服了 you.

论坛徽章:
0
8 [报告]
发表于 2003-05-21 17:25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设计架构

呵呵,如果你使用 java
你可以去研究下 jakarta 的项目 struts : 一个 mvc 的框架

框架帮你实现了 controller: ActionServlet + Action
提供和很多 tag 来 render view (jsp 页面)
这样你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处理 业务逻辑上来

对理解上面的理论很有好处。
:)

论坛徽章:
0
9 [报告]
发表于 2003-05-21 18:10 |只看该作者

如何设计架构

软件工程这东西就是在实践中培养的
所以大家有机会的话要多动手

然后会发现很多问题
再学习
再动手

然后就成为高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