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p grep (global search regular expression(RE) and print out the line,全面搜索正则表达式并把行打印出来)是一种强大的文本搜索工具,它能使用正则表达式搜索文本,并把匹配的行打印出来。Unix的grep家族包 括grep、egrep和fgrep。egrep和fgrep的命令只跟grep有很小不同。egrep是grep的扩展,支持更多的re元字符, fgrep就是fixed grep或fast grep,它们把所有的字母都看作单词,也就是说,正则表达式中的元字符表示回其自...
by gliethttp - Linux文档专区 - 2008-04-08 09:34:15 阅读(582) 回复(0)
了解linux系统中的编辑器知识 掌握vi编辑器的模式切换 掌握vi编辑器的操作命令 linux文本编辑器概述 行编辑器与全屏幕编辑器 字符界面编辑器与图形界面编辑器 vi文本编辑器 Vi的模式: 命令模式: 输入模式: 末行模式: Vi编辑器的基本使用 1、vi编辑器的启动与退出 2、退出vi编辑环境 3、进入编辑环境并打开文件 文件操作 1、打开新文件 : e filename : e! filename //当前的文件不需要保存 2、读取文件内容到当前文件 :...
本章介绍linux上最常用的文本编辑器Vi。文本编辑器是所有计算机系统中最常使用的一种工具。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往往需要建立自己的文件,无论是一般的文本文件、数据文件,还是编写的源程序文件,这些工作都离不开编辑器 本章介绍linux上最常用的文本编辑器Vi。文本编辑器是所有计算机系统中最常使用的一种工具。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往往需要建立自己的文件,无论是一般的文本文件、数据文件,还是编写的源程序文件,这...
来源: 网海拾贝 VI可能是终端命令行里功能最强的文本编辑器了,但目前需要用到的只是文本编辑功能,与GCC、make等工具的整合 应用 现在还不需要,所以操作难度不大,习惯就好。linux发行版所带的一般不是vi,而是vim,vi的加强版,功能更强但操作比传统的vi更方便,但启动命令还是“vi”。 命令行中,可以用“vi xxxxxxxxx”+回车启动vi并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如果没有“xxxxxxxxx”这个文件,保存时会自动创建这个文件...
指令名称:ed(editor) 功能介绍:ed是linux中功能最简单的文本编辑程序,一次仅能编辑一行而非全屏幕方式的操作。 语法格式:ed [-][-Gs][-p][--help][--version][文件] 常用参数说明: -G或--traditional 提供回兼容的功能。 -p 指定ed在command mode的提示字符。 -s,-,--quiet或--silent 不执行开启文件时的检查功能。 --help 显示帮助。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
linux下文本编辑器 本章目标: 了解linux系统中的编辑器知识 掌握vi编辑器的模式切换 掌握vi编辑器的操作命令 linux文本编辑器概述 行编辑器与全屏幕编辑器 字符界面编辑器与图形界面编辑器 vi文本编辑器 Vi的模式: 命令模式: 输入模式: 末行模式: Vi编辑器的基本使用 1、vi编辑器的启动与退出 2、退出vi编辑环境 3、进入编辑环境并打开文件 文件操作 1、打开新文件 : e filename : e! filename //当前的文件不需要保存 2...
linux文本编辑VIM 功能最强大的编辑器:vi 三种操作模式:命令模式(command mode) 插入模式(input mode) 底线模式(lost line mode) 1、执行与结束 在系统提示字符(如$、#)下敲入vi <档案名称>,vi 可以自动帮你载入 所要编辑的文件或是开启一个新 文件(如果该文件不存在或缺少文件 名)进入 vi 后萤幕左方会出现波浪符号,凡是列首有该符号就代 表此 列目前是空的。 2、切换不同模式的...
linux文本编辑VIM 功能最强大的编辑器:vi 三种操作模式:命令模式(command mode) 插入模式(input mode) 底线模式(lost line mode) 1、执行与结束 在系统提示字符(如$、#)下敲入vi <档案名称>,vi 可以自动帮你载入 所要编辑的文件或是开启一个新 文件(如果该文件不存在或缺少文件 名)进入 vi 后萤幕左方会出现波浪符号,凡是列首有该符号就代 表此 列目前是空的。 2、切换不同模式的...
目录: 1 介绍 2 pico教程 3 VIM教程 4 vi教程 5 Emacs教程 具体教程我发在教程区,需要的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 http://www.ixpub.net/thread-7481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