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hread有一个函数用来设置堆栈大小的: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 ,这个函数的是用来设置线程最小的堆栈大小,线程运行的时候,假如这个堆栈不够的时候,系统会增加堆栈大小,感觉好像这个函数没有什么作用?:em14:
不好意思,搜索了好多地方没找到答案,只好发贴求助了。 我的一个程序变成daemon之后,pthread创建的线程统统都没有在运行(线程往调试文件写调试信息也没受到) ps axm只看到一个线程。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在pthread里call这两个函数,行为很怪异,下面慢慢道来 今天出了一个core,gdb一看这个core是由exit调用引起的,该exit是在一个pthread中调用的,于是查了一些资料,写了一些测试例子,但还是不能很圆满地解释,因此发帖询问。 问题描述:在线程中,先调用了printf打印一个字符串,由于异常情况,传入的指针在合法的范围内没有0,因此printf可能访问越界了,printf之后是一个exit函数,exit执行时程序core dump了,原因猜测可能是p...
一.pthread_create()之前的属性设置 1.线程属性设置 我们用pthread_create函数创建一个线程,在这个线程中,我们使用默认参数,即将该函数的第二个参数设为NULL。的确,对大多数程序来说,使用默认属性就够了,但我们还是有必要来了解一下线程的有关属性。 属性结构为pthread_attr_t,它同样在头文件pthread.h中定义,属性值不能直接设置,须使用相关函数进行操作,初始化的函数为pthread_attr_init,这个函数必须在pthread_creat...
创建线程之后调用pthread_detach(pid); 就吧线程设置程分离状态。 看网上的解释把线程设置程分离状态当线程结束后自动释放线程的资源,(也就是不用调用pthread_join()) 请问线程分离状态和不分离状态,都在什么时候用比较恰当(不知道设置分离状态有什么用)。
我一直相当信赖pthread线程库,但是昨天发现,当一个程序起了很多的线程之后,就无法创建新的线程了,哪怕老的线程已经正常结束,估计是资源释放的问题,用的是RH9,有高手知道为什么,如何解决么?在这里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