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net
相关文章推荐:

lxr archlinux

不知道大家在archlinux中装好了NVIDIA的驱动的吗? 我就只在他里面装不好,郁闷! :em20: :em10:

by leoyew - Linux论坛 - 2004-10-07 17:31:15 阅读(632) 回复(0)

相关讨论

我在FC4下安装lxr,但是打开主页http://192.168.121.104/lxr/http/blurb.html 却还是显示 Cross-Referencing Linux Browse the code 这种信息. 我安装的为apache为httpd-2.0.59.tar.bz2 安装目录为/usr/local/apache2/ 安装lxr目录为/usr/local/apache2/htdocs/lxr版本为lxr-0.3.1.tar.gz 安装后配置lxr.conf如下: baseurl: http://192.168.121.104/htdocs/lxr/http htmlhead: /usr/local/...

by sky.liu - 内核/嵌入技术 - 2006-08-28 14:59:13 阅读(749) 回复(1)

我现在的HP lxr8500用的是高电压版的P3至强900M单处理器,我现在想换成低电压版P3至强900M低电压 版双处理器,行不行,要做哪些调整.是不是CPU电源模块一定要换???

by yblsy - 服务器及硬件技术 - 2005-12-29 09:05:59 阅读(2421) 回复(2)

http://localhost/lxr/blurb.html 可以看到了 http://localhost/lxr/source/ 也可以了 再往下走就不行了 是什么问题呢

by bleem1998 - 服务器应用 - 2007-06-01 21:07:43 阅读(1672) 回复(3)

我按照网上的那篇文章一步一步来的 ,为什么到最后出现Object not found和Server error!啊

by dqwjack - 系统管理 - 2004-08-12 17:43:18 阅读(442) 回复(1)

我知道主页上有:http://lxr.linux.no/ 也可以上去,但是速度比较慢。 我想国内应该也有很多地方有的,一时找不到,各位有知道的吗? 谢谢了 顺便也问一下,哪里有没有kernelnewbies的mirror? 我们这里不知道为什么上不去。。。谢谢各位

by 零乱徘徊 - Linux论坛 - 2004-11-17 10:30:34 阅读(697) 回复(2)

我在freebsd下载了lxr-0.3.tar.gz 解压后进入lxr-0.3目录,按教程提示修改了Makefile 内容如下 # Makefile for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lxr # The location of your perl5 binary PERLBIN=/usr/bin/perl # lxr will be installed here INSTALLPREFIX=/tmp/lxr # End of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CGISCRIPTS=find ident search diff source PERLMODULES=SimpleParse.pm Common.pm Config.pm config: $(CGISCRIPTS) $...

by kornrock - BSD - 2007-08-09 14:42:20 阅读(1886) 回复(2)

大家好,请问有人用过lxr来阅读内核源代码吗? 大家都知道,一个大型软件中都会分成很多文件,某些文件会引用其他文件中定义的变量,函数,宏以及其他,软件规模越大,这些东西的互相引用也会越复杂,内核源代码更是如此,每次在阅读源代码的时候,总是为查找一个变量或函数或宏的定义而大费周折,还不一定能找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个软件lxr,可以方便的查找变量,函数以及宏的定义及引用,我很高兴,就下载了一个安装,但我按照安...

by lz_fine - C/C++ - 2007-07-17 09:12:18 阅读(2695) 回复(7)

请教在HP lxr8500上如何安装 SCO5.0.5

by fmddpost - 其他UNIX - 2007-06-20 10:04:02 阅读(1515) 回复(0)

最近在研究内核,单位计算机不许伤亡。 看到lxr建立的linux源码的索引非常方便,不知道如何在本地计算机上健?

by lovelypp - 内核/嵌入技术 - 2006-12-26 11:53:24 阅读(858) 回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