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net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设置用户id和组id

与一个进程相关联的id有六个或更多,如下表: 实际用户id 实际id 我们实际上是谁 这两个字段在登录时取自口令文件中的登录项。通常,在一个登录会话期间这些值并不改变,但是超级用户进程有方法改变它们 有效用户id 有效id 添加id 用于文件存取许可权检查 决定了我们的文件访问权 保存设置-用户- id 保存设置-- I D 由exec函数保存 在执行一个程序时包含了有效用户id有效id的副本,在说明setuid函数时,将说明这两...

by cdblsc - AIX文档中心 - 2008-09-01 16:14:38 阅读(3202) 回复(1)

相关讨论

如题,一直搞不明白这三个,希望高手指导下!{:3_183:}

by shaohui973 - C/C++ - 2014-04-16 13:55:35 阅读(4928) 回复(8)

谁能介绍一下有关UNIX三个特殊文件属性的设置设置用户id设置id粘连位)。最好,能举个事例.谢谢!

by linux001 - Solaris - 2004-05-18 12:59:01 阅读(2528) 回复(1)

谁能介绍一下有关UNIX三个特殊文件属性的设置设置用户id设置id粘连位)。最好,能举个事例.谢谢!

by linux001 - Solaris - 2004-05-18 12:59:01 阅读(667) 回复(1)

转载自http://www.kuqin.com/article/23candcplusplus/820766.html 引用:Maurice J.Bach 的《The Design of The UNIX Operating System》一书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p227 7.6 THE USER id OF A PROCESS 内核会给每个进程关联两个进程id无关的用户id,一个是真实用户id,还有一个是有效用户id或者称为 setuid(set user id)。真实用户id用于标识由谁为正在运行的进程负责。有效用户id用于为新创建的文件分配所有权、检查文件...

by wqfhenanxc - Linux文档专区 - 2009-04-11 15:34:26 阅读(597) 回复(0)

本文主要参考《unix环境高级编程》 int setuid(uid_t uid) 设置实际用户id有效用户id int setgid(gid_t gid) 设置实际id有效id 下面通过一个表格来表示三个用户id的不同方法, 注意:非特权用户用setuid时,只能是将有效用户设置为实际用户或者保存的设置用户id,不能将有效用户设置成任何随机值。 int setreuid(uid_t ruid,uid_t euid) 交换实际用户id有效用户id的值 int setregid(gid_t rgid,gid_t egid) 交换...

by eelb123 - Linux文档专区 - 2008-11-04 17:04:11 阅读(1943) 回复(0)

有没有通过什么系统配置文件 还是什么变量 他怎么知道 现在系统用的是什么id

by wenuy - C/C++ - 2005-09-06 17:10:46 阅读(1811) 回复(2)

ls命令可以么,如果不可以,哪个命令可以:):) 多谢

by fxhnkf - 系统管理 - 2006-11-06 14:40:11 阅读(1247) 回复(5)

ls命令可以么,如果不可以,哪个命令可以:):) 多谢

by fxhnkf - Linux系统管理 - 2006-11-06 14:40:11 阅读(2164) 回复(5)

《UNIX环境高级编程》这三个词很常见,以前一直没注意,哪位能用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下,谢谢了. lonelyair 回复于:2006-08-31 11:17:50 顶一下, 我也想知道。 aple_smx 回复于:2006-08-31 11:49:00 还望高手指点,通过man得不到太多资讯 雨丝风片 回复于:2006-08-31 12:09:13 引用:Maurice J.Bach 的《The Design of The UNIX Operating System》一书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p227 7.6 THE USER id OF A PROCES...

by 地中海 - Linux文档专区 - 2007-05-24 09:57:08 阅读(733) 回复(0)

《UNIX环境高级编程》这三个词很常见,以前一直没注意,哪位能用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下,谢谢了.

by susesuse - C/C++ - 2009-04-21 16:51:37 阅读(17772) 回复(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