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oop 发表于 2013-06-10 18:42

求助,freebsd9的默认分区方式和老的分区方式到底有什么区别?

刚刚换9,发现默认分区只有/和swap了,9这么设计一定有用意。
9也可以按原来那种方式分区,var,tmp,usr分开的,找了些资料,木理解,求助各位。
两种方式。都有什么优缺点,谢谢。

杜比环绕声 发表于 2013-06-10 23:01

goooop 发表于 2013-06-10 18: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刚刚换9,发现默认分区只有/和swap了,9这么设计一定有用意。
9也可以按原来那种方式分区,var,tmp,usr分 ...

若说“用意”,想来是满足最小需求,把高度定制隐藏起来,免得吓跑初学者。若对分区和挂载点有较深入理解,有很多方法可进行定制。

刚开始接触FreeBSD的时候,在分区和挂载点选择上,就算你对分区结构很有了解,光是FreeBSD里相关的概念,就够纠结一阵子

至于楼主提到的那几个挂载点如何部署,这要根据需求进行考量。

举例来说,/var 磁盘访问频率高,单块硬盘可以通过磁盘布局使用靠近磁盘边缘的磁道,因为磁盘外沿存储密度大,若是多块硬盘,可以把高速硬盘挂给/var

再比如 /home ,保存用户数据,可以考虑单独挂块硬盘,这样用户数据备份对系统运行影响也会变小,也便于磁盘配额管理。

goooop 发表于 2013-06-10 23:12

本帖最后由 goooop 于 2013-06-10 23:12 编辑

哦,多谢,就是说按原来的方式部署比现在要好,还以为是比原来进步了

fender0107401 发表于 2013-06-10 23:20

man hier

杜比环绕声 发表于 2013-06-10 23:20

goooop 发表于 2013-06-10 2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哦,多谢,就是说按原来的方式部署比现在要好,还以为是比原来进步了

但易用性变好了,入门的门槛降低了,也是好事一件!

wait_rabbit 发表于 2013-06-10 23:23

我第一次装 FreeBSD,按照 Linux 下的习惯,把 boot 单独分出来了,结果死活启动不了,怎么重装都不行,郁闷至极。心想,卧槽,哥连装机都搞定不了,以后这日子还怎么混。

后来放狗一阵搜,才知道 boot 不能单独分区。不然问题多多。至今不理解为什么会这么设计。

goooop 发表于 2013-06-11 09:02

本帖最后由 goooop 于 2013-06-11 09:07 编辑

这个事也不好说,问题在于说什么的都有,弄得有点困惑
其实原来的分区方式初学时没觉得有多困难,这突然变了,感觉有点怪,岁数大了接受不了了,呵呵。

zeissoctopus 发表于 2013-06-11 10:37

本帖最后由 zeissoctopus 于 2013-06-11 10:38 编辑

goooop 发表于 2013-06-11 09: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事也不好说,问题在于说什么的都有,弄得有点困惑
其实原来的分区方式初学时没觉得有多困难,这突然变 ...

FreeBSD 9.x 的改變主因是,FreeBSD 的新安裝介面功能並未完整開發所有替代舊介面原有功能,簡單化了不少功能所致。

我針對卓面應用,把 FreeBSD 喜歡以下分割 ,

/ /boot /usr 同一個分區,約 4G (實質只用了 1.2G)
/usr/src 獨立一分區,約 3G (實質只用了 1.6G)
/usr/obj 獨立一分區,約 10G (足夠 buildworld)
/usr/local 獨立一分區,約 40G (實質安裝了 Xorg, Calligra, Open Office, KDE, Gimp 等等只用了 11G)
/var 獨立一分區,約 20G (實質用了 4G) 我建議只少 10G,因為 portsnap, pkgng 都默認把暫存檔案放在 /var 裡
/home 獨立一分區,用盡餘下的硬盤空間
swap

ruifeng_ 发表于 2013-06-11 13:00

我虚拟机上装的时候直接按默认的走了    。 总有种系统越来越强了 ,人越来越弱了的感觉。。

pitonas 发表于 2013-06-11 15:03

呵呵。按原来的方式部署要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求助,freebsd9的默认分区方式和老的分区方式到底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