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楼主: haoj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日成语典故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141 [报告]
发表于 2008-05-15 21:51 |只看该作者
暗箭伤人

      春秋时,郑国联合鲁、齐两国共同讨伐许国。在攻打许国都城时,老将颖考叔手执大旗,登上城头。青年副将公孙子都眼看颖考叔就要立大功,心怀忌妒,对他暗放一箭,正中背心。颖考叔顿时一个跟头栽下城来。另一副将瑕叔盈还以为他是被敌人射死的,马上拾起大旗,继续指挥战斗。最后,郑军终于攻克了许国都城。人们称公孙子都向颖考叔放暗箭是暗箭伤人。
暗箭伤人:比喻用阴险的手段暗中攻击或陷害别人

论坛徽章:
0
142 [报告]
发表于 2008-05-15 21:52 |只看该作者
百无聊赖

聊:音疗。聊赖:依靠、寄托。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论坛徽章:
0
143 [报告]
发表于 2008-05-15 21:52 |只看该作者
百折不挠

      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带进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桥玄立即拿钱赎取,遭到桥直的怒斥。不多时,官兵包围了桥家,因怕强盗会杀桥直的儿子,迟迟不敢动手。这时桥玄愤怒地喊道: “ 我难道能因为儿子的生命而放了这伙坏人吗? ” 催促官兵们赶快动手。结果,桥玄的儿子被强盗杀死了。人们称赞桥玄 “ 百折不挠 ” ,始终保持节操。折:挫折。挠:弯曲。

      百折不挠:形容不管经受多少挫折,决不屈服、退缩。

论坛徽章:
0
144 [报告]
发表于 2008-05-15 21:53 |只看该作者
别无长物

      “别无长物”这则成语的“长物”是指多余的物品。表示除此外别无他物。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王恭传》,恭曰:“吾平生无长物。”

      东晋时有个读书人,名叫王恭。他生活俭朴,不图享受,人们都说他将来定能做一个有用的人。

      有一年,王恭随父亲从会稽来到都城建康,他的同族王忱去看望他,两人在一张竹席上促膝谈心。

      谈着谈着,王忱忽然觉得身下的席子非常光滑,感到很舒服。他心想王恭从盛产竹子的会稽来,一定带了不少这样的竹席,就称赞了一番这张竹席,并希望王恭能送他一张竹席。

       王恭听了,毫不犹豫地将身下这张竹席赠送给王忱。王忱千恩万谢地走了。其实,王恭只有这张竹席。送掉后,他就改用了草席。

       王忱知道这情况后,十分惊讶,觉得过意不去,就去找王忝表示歉意。王恭笑笑说:“您不太了解我,我王恭平生没有什么多余的物品。”

论坛徽章:
0
145 [报告]
发表于 2008-05-15 21:53 |只看该作者
杯弓蛇影

       《晋书??乐广传》里说,有一个人饮酒时,看见酒杯里有一条蛇,吓得生了病。后来知道是挂在墙上的一张弓的影子照在杯子里,他的病也就好了。比喻疑神疑鬼,虚惊一场。

论坛徽章:
0
146 [报告]
发表于 2008-05-15 21:54 |只看该作者
揠苗助长

  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 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于想到了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论坛徽章:
0
147 [报告]
发表于 2008-05-15 21:55 |只看该作者
半途而废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是一个非常贤慧的女子。
  有一天,乐羊子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块金子,心里很高兴。回到家里,他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妻子,并把金子拿给妻子看。他的妻子看了看金子,又看看乐羊子,然后温和地对他说 :“我从前听人说‘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洁的人不食嗟来之食'。路上捡来的金子,怎么可以拿回家来呢?”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很受感动,就把那块金子又扔到原来的地方。
  第二年,乐羊子离开家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拜师求学。有一天,他的妻子正在家中织布 ,乐羊子突然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很惊讶地问:“你的学业这么快就完成了?”乐羊子喃喃地说 :“学业还没有完成,可是我在外面,天天想念你,所以回来看看。”他的妻子听了以后,转身拿起织机上的一把剪刀,嚓嚓几下把织布机上已经织好了的布剪成了两段,乐羊子忙上前阻挡,他的妻子就对他说:“这织布机上的布,是一丝丝地累积成尺、成丈、成匹,是长期辛劳的结果,现在我把它剪断了,就等于前功尽弃,白白浪费了时间。你读书求学,不是也和我纺线织布一个道理吗?” 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所感动,于是立刻离开家,继续拜师求学。几年后,乐羊子终于完成学业,才返乡回家看望妻子。他的妻子高兴地迎接满载而归的丈夫。

论坛徽章:
0
148 [报告]
发表于 2008-05-15 21:55 |只看该作者
不求甚解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自小家境贫寒,全家靠一点微薄的田产维持生计。成年后,他几次外出做官,又因不满于官场的黑暗腐败而几次辞官回家。他不贪求荣华富贵,乐于过清静闲适的田园生活。耕作之余,勤奋读书。陶渊明读书,重点在于把握文章要旨,不刻意于咬文嚼字,自称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当读到会心处,他会高兴得把吃饭都忘了。他的人品和诗文为后人所传颂。

  不求甚解 指读书只重精神,不在字句上多花功夫。亦形容只求懂个大慨,不求深入理解。

论坛徽章:
0
149 [报告]
发表于 2008-05-15 21:56 |只看该作者
不自量力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

  不度德、不量力,不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王不匙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宣乎!释义: “不量力”,也就是“ 不自量力 ”或“不自量”,用来表示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或过高地估计自己。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 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发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论坛徽章:
0
150 [报告]
发表于 2008-05-15 21:57 |只看该作者
不屈不挠

  

     出处:《汉书??叙传下》 乐昌笃实,不能不离。遭闲既多,是用废黜。

      释义:“挠”,弯曲,屈服。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 头。

      故事: 王商,字子威,继承父亲的封号为乐吕侯,是汉成帝的丞 相,他为人耿直,作风正派。汉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长安城中忽然有传言说要发大水了,长安城就要被水吞没了。刹时间,整个长安城的老百姓都惊慌起来 大家扶老携幼,争相逃命。消息传到宫中,汉成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到宫中议事,商量对 策。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也惊慌失措,劝成帝、太后赶快躲到船 上去准备撤离。大臣们也纷纷附和王凤的意见。只有孙丞相王商坚决 反对,他认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来,一定是谣传,在这个关键时刻 更不能轻易撤离,这样只会使人心更加慌乱。成帝采纳了王商的意 见,过了一会,城里也没见大水来,谣言不攻自破,城里的秩序也慢 慢恢复了。调查下来,确实是传言失实。成帝对王商能力排众议很赞 赏。王凤却认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台,因此心怀不满。王凤有个亲戚叫杨肜,是琅那太守,因为没有把他管辖的地方 管理好,王商要办他的罪,王凤为此亲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杨肜说 情,为他开脱。王商坚持原则,免去了杨肜的官职,王凤更加怀恨在 心,千方百计想要打击报复。于是他勾结了同伙,诬陷王商。汉成帝 最后听信了谗言,罢免了王商的丞相职务。但是,是非自有公论。《汉书》的作者班固在撰写王商的传记时 对王商的评价是:为人诚实公正,不屈不侥。这样的评论是很客观公 正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