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1115 | 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olaris上的虚拟化技术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1
15-16赛季CBA联赛之北控
日期:2022-03-04 22:35: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收藏(0)] [报告]
发表于 2008-04-29 08: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者: 老王 出处:51CTO.com 

阅读提示:SUN公司的虚拟化技术发展,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容器虚拟技术属于共享一份内核而提供多个独立虚机环境的技术。
1996年SUN公司在E10000系列服务器产品上采用了静态分区技术。这些分区或者也可以叫做“域”的东西,是通过一组物理硬件资源定义出来的。这样的物理硬件资源可以是一些处理器资源、内存资源以及I/O总线资源的组合。“域”也可以拥有多组硬件资源。每个“域”可以运行独立的Solaris副本。1999年SUN公司将这种成为“域”的虚拟技术进行了动态化改造,形成了后来的DSD分区,这些DSD分区可以从一个域迁移到另一个域。
2002年的时候,SUN公司又推出了一项叫做“容器container“的虚拟化技术。容器技术只需运行一份solaris操作系统软件,但对这份solaris里的资源进行了优化和提效,使得虚拟出多份特制的solaris资源供应用程序相对独立地运行。这种虚拟化的实质是在Solaris操作系统软件中强化了内置的系统资源管理模块(SRM),从Solaris9开始,这种模块被内置入solaris系统中。SRM被用来做”域“之间的资源管理,比如管理CPU使用率、虚拟内存管理、最大处理器数量、最大用户登录数以及连接时间磁盘空间管理等等。
跟IBM公司的做法类似,SUN公司也喜欢将差不多意思的概念进行频繁的改名:”域“的叫法最近又换成了”区域(Zone)“,是Solaris10中的虚拟化技术叫法。根据SUN公司自己的说法,这些虚拟化概念是从BSD系统的”jail“概念衍生出来的。Zone也叫做”可信任的容器“。为应用程序提供虚拟化的”机器环境“。这种虚拟化技术的实现中只运行了一份Solaris操作系统内核。但内核里的一些重要模块被提取形成了很多独立的执行小环境。


本文来自ChinaUnix博客,如果查看原文请点:http://blog.chinaunix.net/u/31/showart_63774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