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楼主: tom_xx_hu@yaho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 大哥的集邮——之三(完)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51 [报告]
发表于 2010-06-14 11:14 |只看该作者
下课了。

论坛徽章:
0
52 [报告]
发表于 2010-06-15 09:35 |只看该作者
等待下一节

论坛徽章:
24
15-16赛季CBA联赛之北京
日期:2018-08-17 18:43:33技术图书徽章
日期:2018-08-22 12:53:57技术图书徽章
日期:2018-08-22 12:54:20技术图书徽章
日期:2018-08-22 12:54:3015-16赛季CBA联赛之福建
日期:2018-10-19 16:58:1619周年集字徽章-庆
日期:2019-08-27 13:28:5619周年集字徽章-19
日期:2019-08-27 13:31:2619周年集字徽章-19
日期:2019-08-27 13:31:2615-16赛季CBA联赛之同曦
日期:2019-09-05 12:03:2819周年集字徽章-周
日期:2019-09-06 18:54:5415-16赛季CBA联赛之上海
日期:2018-07-25 11:55:2615-16赛季CBA联赛之青岛
日期:2018-07-10 14:13:18
53 [报告]
发表于 2010-06-16 09:37 |只看该作者
不错,继续等待.....

论坛徽章:
0
54 [报告]
发表于 2010-06-17 12:27 |只看该作者
tom你这大哥的邮票太有纪念价值了,顺带又回顾了一遍历史的某些重要时刻,弥足珍贵,偶粉稀罕!

论坛徽章:
1
2015年辞旧岁徽章
日期:2015-03-03 16:54:15
55 [报告]
发表于 2010-06-17 12:37 |只看该作者
见惯了邮票上的红海洋,突然发现,简单的黑白两色可以比一片红更丰富,而真正艺术家笔下哪怕是动物(马),居然可以比伟人头像更生动。
真有这种感觉。。。。tom辛苦了。。

论坛徽章:
0
56 [报告]
发表于 2010-06-18 10: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om_xx_hu@yahoo 于 2011-03-13 11:53 编辑

大家都看球赛去了,我看了球赛,也看了szhiker的片子,(对自己)泄气不少。难得楼上网友鼓励,我打起精神勉力而为吧。

论坛徽章:
0
57 [报告]
发表于 2010-06-18 10:44 |只看该作者
1978年的T31是一组公路拱桥。桥的构图,跟打拳的套路一样,只有上下左右那么几招,多了也乏味,我只选第三张给大家看看。
它的色调有点雅俗,但是构图我觉得还是费了点心思。构图需要均衡,艺术讲究对比,这图通过引入奔跑的汽车和近景的(桃?)花树,达到了这两个目的。

论坛徽章:
0
58 [报告]
发表于 2010-06-18 11:18 |只看该作者
1978年的T34是一套五连涨,《水乡新貌》,纯粹的中国式“边走边看边画”,虽然画作水平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与《清明上河图》是一样的只讲布局,不讲透视关系。
大哥只收得两枚,好在是邻近的两枚,可以看个意思。这个图有两处值得关注。

首先是帆船。实际上,1978年那个时候,无论是江苏太湖还是江西潘阳湖或者湖南洞庭湖,已经绝大部分都是柴油机船了。但是画作者还是用帆船做远景点缀,出了帆船更明显以外,我想更是因为帆船是水乡的视觉“符号”,非此不能在观众心中引发“水乡”的联想。

其次是5-4枚中的标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给90后看这个图,估计解读不出这个标语。除了不清楚之外,它里面还有两个不规范简化字,“面”字里面掏空了,“展”也只比“尸”多一横。在儒雅的(带印的)国画里头,出现简化字本就尴尬,再来个不规范简化字就更另类,不过,那确实就是那时那景的一部分。

论坛徽章:
0
59 [报告]
发表于 2010-06-18 11:52 |只看该作者
这枚残票,大哥非常珍视,也很痛惜残缺了。好在,邮戳还在,暗藏玄机的正是邮戳。

1978年,77、78级陆续入学,全国范围已经停止上山下乡,城镇企业恢复在城市青年中招工。那么已经下乡的,怎么办呢?知青问题,本是前朝遗留的烫山芋,当时的当局,本来是打算就让这批人烂在地里算了的。可是在那样的形势下,知青闹回城已经蠢蠢欲动。全国性的知青回城潮,事起于云南建设兵团的知青,详情我没法在这里细说,总之,1978年12月27日,云南建设兵团的知青上访代表抵达北京,要求见邓小平。

其它的云南知青,很多已经聚集在昆明,只等北京好消息,就拔腿上火车回家。他们,也和89年的学生一样,过于乐观。实际上,到次年的元月,当局才派王震跟知青见面。王震是谁呀?那是军垦屯边的第一人啊。见面也不过是训话,“年青人要热爱边疆”。不过,王震还是请知青代表看了场电影。那个时代的总的氛围不同,哪怕王震这样的老顽固,也受历史的限制,对知青虽然呵斥,倒没有在政治上定性为动乱。

那边八字还没有一撇,这边聚集昆明的知青已经归心似箭。(知青代表到达北京的)当日,大哥的云南知青战友(那时不叫哥们,叫战友)就连夜写信告诉大哥这个“好消息”,满怀喜悦可以回家过元旦。次日(12月28日),战友寄出了这封信。

这就是这枚邮票的来历,它见证了1978-79年知青回城大潮的一部分。

回过头看,为知青代表后怕。他们其实是瞎撞了运气,赶上最开明温和的一段时间,赶上当时的当局最需要聚集人气的时期。

论坛徽章:
0
60 [报告]
发表于 2010-06-18 11:53 |只看该作者
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