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1234下一页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查看: 8375 | 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进来看看,solaris20-80翻译认领,欢迎参与(灌水者删除)。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1 [报告]
发表于 2003-06-22 17:13 |只看该作者

进来看看,solaris20-80翻译认领,欢迎参与(灌水者删除)。

20%的SOLARIS知识解决80%的问题
1 系统启动和测试
1.1        OK提示符
每套SUN都有一个Boot-PROM模式,可以在启动操作系统之前访问,也可以在运行的时候访问,可以用STOP+A进入,如果没有STOP键(PC),可以用ctrl+break.。一旦进入Boot-PROM模式,会出现OK提示符。如果操作系统运行时候出现,可以用go继续。
1.2 控制台测试
Boot-PROM模式可以用直接连接的键盘和显示器,也可以用终端。
如果系统启动时候没有检测到键盘,输入输出自动转到第1个串口(/dev/ttya,A),可以连接一个终端或者另一计算机(通过交叉串口线)到这个端口。
如果另外的计算机是SUN工作站,可以使用tip hardwire来查看启动控制台。Tip命令输入之后,所有的启动信息会出现在相应的终端窗口里面,如果被观察的机器用了STOP+A,必须使用Strg-]把tip改成telnet模式,然后输入一个BREAK:telnet>;send brk
1.3 重新启动SUN工作站
重新启动之前,工作站需要进入一个合适的状态,可以使用下面及格命令退出:
# init 5  
# init 6
# init 0
SUN工作站在重新启动之前,会以一定的方式关闭系统,下面是几种可选择的方法:
最好、最干净的方法:
-        # init 5 关闭所有进程,然后系统自动关掉电源。
-        #init 6,关闭所有进程,然后系统自动从新启动。
-        #init 0,关闭所有进程,然后系统自动回到OK状态。
在这3种情况下,在系统关闭之前执行/etc/rc0.d下面的K*脚本,这可以用于关闭数据库,或者关闭WEB服务器的进程ID文件等。
如果没有合适的shell窗口,可以使用远程登录来执行上面的命令。远程也不可以,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
-        STOP-A
-        OK sync 同步文件系统,中断OS,然后重启。
注意:需要察看随之产生的保存在/var/crash/<hostname>;下面的内核转储文件。
如果碰到STOP-A也不能使用的情况,必须关闭计算机电源,在打开电源。
1.4 系统的测试
   启动系统,在执行到内存测试的时候,按下STOP-A。
   下面的段落只描述很重要的命令。
   详细的描述可以在下面的书中《Hardware Diagnostics for Sun TM Systems: A Toolkit for System Adminis-trators》(Infodoc Number 23476 on http://sunsolve.sun.com)。
1.4.1 Banner(标识)
Banner显示下列信息:
. CPU的数量、类型和频率
. 内存
. MAC地址和主机地址(主机号)
. 控制台显示卡类型
   . Sun-Globe: Creator 3D
. Sun with face: Elite 3D
. Self-describing Logo: PGX, Raptor GFX (=PGX32), Expert3D(lite) XVR-500, XVR-1000 etc.
1.4.2检测
probe-scsi-all列出内置和外置的所有SCSI设备。对于IDE硬盘,使用:probe-ide-all.
1.4.3 测试所有
test-all.运行所有的自检,可以检测象网线是否正常等情况。
1.4.4 printenv and devalias
devalias列出所有别名,printenv列出所有变量。例如boot-device变量,定义了计算机启动的路径,一般情况下是disk,disk是一个指向特定设备的别名。
1.4.5禁止网卡错误信息
当网卡在没连接网线启动的时候,"Interface: No link"会出现多次,可以在OK下面设置
setenv tpe_link test false 来禁止这个报错信息。

2        管理硬盘
2.1 逻辑设备名
所有的硬盘都有一个共同的命名方案,该方案包括一下四个部分:
c 控制器号
t  目标号,对于SCSU设备,就是对应的SCSI地址。
D  驱动号或者是RAID设备的LUN 号(一个地址,多个硬盘)
S  分区号(见下一段)     


我只翻译了开头的一点。

论坛徽章:
0
2 [报告]
发表于 2003-06-22 17:57 |只看该作者

进来看看,solaris20-80翻译认领,欢迎参与(灌水者删除)。

翻译的可能不是很好,请大家原谅。
这些逻辑设备名以链接的形式存在于/dev/dsk和/dev/rdsk目录,这些链接指向实际的物理设备。但是这仅仅在改变启动设备时需要。典型的solaris oe管理命令需要逻辑设备名作为它们的参数。
例:c0t0d0s0指向机器的第一个设备,c0t1d0s0指向第二个,c0t6d0s0指向光驱(通常是scsi-id6)
/dev/dsk和/dev/rdsk目录的改变通常发生在系统启动(boot -r 在ok提示符下)或者在操作系统环境下用devfsadm命令(drvconfig,disks,devlinks).这些改变以的一,逻辑链接也随之在启动时产生
2.2 分区
在一个有两块硬盘的工作站上执行format命令时会产生以下的输出:
c0t0d0
c0t1d0
它列举出了存在的硬盘,而不是slice和partitions.format命令的目的是建立和管理这些分区。一块硬盘最多可以有8个分区。这些分区可以用format下的子命令print -partition来显示。
如果采用了缺省安装,solaris通常会将硬盘分为以下几个分区:/(root),/usr,/var,/export/home.solaris 8缺省安装会创建以下分区:
1,根分区,大约1G左右,2,swap分区(大小由内存决定)。3,剩余的空间是/export/home分区。
对一些工作站来说,这些配置并不是最优的,一个分区的容量在不损失数据的情况下是不能扩展的。在分区超过它的空间时,一些指向其它分区的链接就必须被创建。
以下操作是非常有用的:为了避免操作系统问题,保留一个分区给/var目录以使不断增长的日志文件和一些由用户产生的/var/tmp大文件不至于填满根分区。

论坛徽章:
0
3 [报告]
发表于 2003-06-22 18:29 |只看该作者

进来看看,solaris20-80翻译认领,欢迎参与(灌水者删除)。

一个系统的硬盘分区应该是这样的:
 分区 0:/     根分区,包括/usr,/var,/opt和/exprot/home目录。
 分区 1:swap  交换分区,应该和物理内存一样大。
 分区 2:备份分区 不要改变这个分区,它应该和整个硬盘一样大
 分区 7:sds    一个小的为solstice disksuite(TM)数据保留的空间。
为了使用solstice 逻辑卷管理工具,推荐为拷贝“状态复制数据”保留大约30M的空间。关于这些内容的更多情况,请参见用SDS镜像根磁盘一章。
从solaris 8 02/02开始,动态自动升级就被安装了。通过动态升级,你可以在系统运行进升级你现在的系统环境。为了利用这个功能(例如在不改变现行运行环境的情况下测试一个新的操作系统版本),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来建立一些启动环境。现在的磁盘通常应该使下列分区有足够的空间
 分区 0:/     根分区,包括/usr,/var,/opt和/exprot/home目录。
 分区 1:swap  交换分区,应该和物理内存一样大。
 分区 2:备份分区 不要改变这个分区,它应该和整个硬盘一样大
 分区 3:/ecport 存放一些系统数据,用户主目录等
 分区 4:<not mounted>; 被用来用ABE动态升级进用(大约是整个根分区的150%)
 分区 7:sds    一个小的为solstice disksuite(TM)数据保留的空间。
在以上例子中,一些重要的分区应该被mounted "logging".这避免了在不正确的关机后重启时文件系统检查时间太长。在安装完成以后,你应该在文件/etc/vfstab中手工用“logging"来代替“-”。

论坛徽章:
0
4 [报告]
发表于 2003-06-23 11:37 |只看该作者

进来看看,solaris20-80翻译认领,欢迎参与(灌水者删除)。

2.5 可移动设备

2.5.1卷管理器

可移动设备由solaris 卷管理器来处理,这个卷管理器能发现CD-ROMS和自动的装载它们到 /cdrom/cdrom0.

举个例子:当卷管理器出现问题,手动不能弹出CD,我们只好用一个别针来代替命令:eject cdrom。在这种情况下,卷管理器可以用以下命令重新启动:
/etc/init.d/volmgt stop;
/etc/init.d/volmgt start.

2.5.2 软盘

插入的一张软盘(UNIX或者MS-DOS格式)首先应该被volcheck命令校验其是否能够正常与卷管理器通讯。
如果colcheck校验成功,这个软盘被装载到/floppy/floppy0.不要手动弹出软盘,应该用命令:eject floppy.


2.5.3 CD-ROM

CD-ROMs不需要volcheck命令校验。它们自动发现并装载到/cdrom/cdrom0.当没有SHELL或者命令占用CD-ROM路径,可以用命令:eject cdrom 弹出CD。命令fuser -/cdrom/cdrom0 显示出当前访问CD-ROM的SHELL或者命令的进程ID。(命令fuser -k 可以立即终止所有进程)

如果没有卷管理器,CD-ROM必须被明确的装载和弹出(example for SCSI-ID 6):

- mkdir /tmp/cdrom
- mount -F hsfs /dev/dsk/c0t6d0s0 /tmp/cdrom
- (Work with CD mounted on /tmp/cdrom)
- umount /tmp/cdrom
- eject /dev/dsk/c0t6d0s0

2.5.4 CD-R 和 CD-RW

CDRW,是一个与solaris 8 捆绑的工具,用来烧制CD-R或者CD-RW介质。这个工具也可以烧制用命令mkisofs从solaris文件系统和目录中创建的ISO镜象文件。

看下面带精确参数的例子:

#! /bin/sh
# ./nfscd <ARAMETER1>; <ARAMETER2>;
# PARAMETER1 = Application ID
# PARAMETER2 = from where
#
# ./nfscd SunNetManager /net/center2000/export/pkg/SUNWsnm
# set Umask
umask 022
# Remove old image
rm /data/disk.img
# Create image
mkisofs -A $1 -d -l -L -o /data/disk.img -P "Sun Microsystems" -p
"Solaris SPARC" -r -R -J -V "$1" -v $2
# Burn
cdrw -i /data/disk.img


2.5.5 磁带

磁带设备不是用卷管理器来控制的,它们必须用命令tar来处理。典型的磁带设备被作为一个外部SCSI设备连接到系统。当solaris OE 运行时它们的连接和配置就已经被完成了,在运行以前版本的solaris命令devfsadm(solaris 8 OE) 或者drvconfig; tapes;devlinks,你能找到一些逻辑的连接在/dev/rmt 目录。0描述的是第一个磁带设备,1是第二个磁带设备。

通过以上,你就可以访问这个磁带,用命令 tar tvf /dev/rmt/0.

(*下面不懂,瞎译的)
注意:SGI系统写入的磁带通常只能用特定的块尺寸来读:

tar tvfb 512 /dev/rmt/0

In some rare cases an additional byte swap has to be performed:
dd if=/dev/rmt/0 conv=swab | tar tvfb 512 -

论坛徽章:
0
5 [报告]
发表于 2003-06-23 13:42 |只看该作者

进来看看,solaris20-80翻译认领,欢迎参与(灌水者删除)。

我是新手,第一次翻译,见笑了

2.6 克隆磁盘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你可以把一个系统克隆到另一个和它的硬件属于同一系列的系统中。例如克隆Ultra(TM) 10工作站到Ultra 10工作站是可以的,而克隆到Ultra 60工作站就是行不通的。

如果监测到目标系统的硬件结构和源系统有所不同的话(不同的结构缓冲,网卡等),目标系统在克隆以后需要用boot –r命令来重新配置。

2.6.1 使用内部磁盘来克隆
这种方式适合用于易于改变的内部磁盘:
·Ultra 30, Ultra 60, Ultra 80或者Sun Blade(TM) 100工作站或者E220R/E420R/E250R/E450
·Sun Enterprise(TM)220R, 420R, 250, 或者450服务器

内部的FC-AL磁盘(如Sun Blade 2000工作站和Sun Fire(TM) 280R或V880服务器)可能导致一些问题。

接下来是用Ultra 60工作站做的一个范例:
·将目标盘插入主板上的第二个硬盘口
·启动进入但用户模式(STOP-A; boot –s)
·用devfsadm重新配置所有的磁盘
·键入format察看硬盘的名称。在Ultra 60工作站上,你会看到c0t0d0和c0t1d0。C0t1d0是内部系统中最顶端的磁盘。
·决定哪个盘是源盘,哪个盘是目标盘(不要忘记备份你的数据!)。在我们的例子中c0t0d0(底部的盘)作为源盘,c0t1d0(上面的盘)是目标盘。
·dd if=/dev/rdsk/c0t0d0s2 of=/dev/dsk/c0t1d0s2 bs=128k(这条命令为整个盘,包括分区标的内容作了一个1:1的副本。如果源盘是一个9GB的盘,而目标盘是一个18GB的盘,那么将会有9GB的容量被浪费)。警告:仔细检查这一步,避免对你源盘的意外损坏。
·fsck –Y of=/dev/dsk/c0t1d0s0(检查启动分区的文件系统,一般来说是分区0)
·移除源盘,将克隆好的盘放进先前源盘所在的位置。重新启动你新做好的克隆的系统。

2.6.2 通过转接线来克隆
这种方式比上面描述的通过内部磁盘克隆要慢,但是它适合用于一些内部的磁盘不容易改变的系统(如Ultra 10或Ultra 5工作站)。

警告:记住文件“/.rhosts”仅仅在这个任务中使用,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后删除它来避免系统的安全漏洞。

目标系统
启动
在注册屏幕上使用命令行注册(command line login)
尽可能地停止引起磁盘输入输出的进程
TERM=vt100vi /etc/inet/hosts
->;添加目标和源
ifconfig hme0 plumb
ifconfig hme0 <target>; netmask 255…up
->;测试rsh源
rsh source “dd if=/dev/rdsk/c0t0d0s2 ibs=128k obs=8k” |                   dd of=dev/rdsk/cotodos2 bis=128k obs=128k
(9GB的盘需要等待大约40分钟)
STOP-Aboot cdrom –s(用可引导的光盘引导)
fsck –Y /dev/rdsk/c0t0d0s0

源系统
在文件/.rhosts中添加目标IP
sync; sync;


另外还有一段前言
用20%的solaris知识解决80%的问题
Rolf Kersten
德国Sun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版本历史
日期        版本        简介
2002年05月25日        V1.8e        第一个英语发布版
2002年06月12日        V1.9e        第一次反馈(感谢Dnaiel Schmidberger!)
2002年07月19日        V1.10e        添加iostat章节
2002年09月04日        V1.11e        Matt Ruetz的修订版
2002年12月05日        V1.12e        经过修正和增加的版本
2003年01月17日        V1.13e        被Halvard Halvorsen(www.sundot.com)和Sven Fink修正和附加的版本
2003年04月11日        V1.14e        Sven和Andreas Fatum关于shell编译器和环境变量章节更多地说明


简介
这篇文档包含了你用solaris和Sun平台工作时所需要的最重要的20%的技术。它能处理你所遇到的80%的问题。

这篇文档并不打算覆盖Solaris处理环境的细节,也不会包含常见问题解答(相关的书和链接将在附录中给出)。这本书将用来为刚成为Solaris系统管理员的新手或没有每天管理Solaris系统基础的人提供一种怎样收集这种信息的服务。这篇文章关注的方向是用来做技术开发的图形工作站,也将对希望为建立一套用来演示或作为基准的Sun系统的人有所帮助。

两点提醒:
·  永远记住在记录日志中记录下你对系统的每一次改动
·  清楚的在头脑中记住这篇文档包含能让系统不可用的系统级的程序。除非你对它的破坏性做了仔细的分析,否则不要在正在使用的系统上执行这些程序。

论坛徽章:
0
6 [报告]
发表于 2003-06-23 18:17 |只看该作者

进来看看,solaris20-80翻译认领,欢迎参与(灌水者删除)。

很多地方自己也不是看得很明白,如果错误比较多的话,麻烦race删掉,谢谢

2.7 用SDS制作磁盘镜像
Solaris逻辑卷面管理(SVM),一般是指Solstice Disksuite(SDS)软件,它可以把磁盘系统做成RAID 0, 1, 0+1或5。工作站最感兴趣的方式是RAID 1:为磁盘错误准备好了一个包含启动文件系统的磁盘镜像。

SVM是Solaris 9系统环境的一部分。在Solaris 8平台上,你可以在第二章光盘的“EA”目录下找到SDS软件。而在Solaris 7或者2.6系统环境中,服务器版,你可以查找一下光盘“Easy Access Server”。

我们假定一个工作站有两块内部的磁盘,c0t0d0和c0t1d0。这两块盘都以相同的方式被正确的分区:分区0被分配给/(root),分区1被分配给交换区(swap),一个比较小的分区7被分配用来记录复制数据库(State Replica Databases)。分区2被定义成一个备份区(参见“分区”一章)。
把第一块盘的分区信息复制到第二块盘,可以用如下的命令:
# prtvtoc /dev/rdsk/c0t0d0s2 | fmthard -s - /dev/rdsk/c0t1d0s2

记录复制数据库是一个包含了镜像信息纪录的小文件。镜像中的每个磁盘都必须知道有三个记录复制数据库文件:
# metadb -a -f -c 3 c0t0d0s3 c0t1d0s3

下一步,在第一块磁盘上创建第一个子镜像,它包含了启动文件系统:
# metainit -f d50 1 1 c0t0d0s0

然后在第二块磁盘上创建第二个子镜像:
# metainit d52 1 1 c0t1d0s0

使用第一个子镜像创建镜像的第一个部分:
# metainit d54 -m d50

用metaroot修改/etc/vfstab和/etc/system,让系统可以从元设备(metadevice)d54上启动:
# metaroot d54

重新启动系统,然后将添加第二个子镜像d54。这就强制了“镜像同步”,将第一块盘的内容复制到了第二块盘。这将在一小段时间内影响系统的性能。
# metattach d54 d52

为了避免在从第二块盘上紧急启动时发生错误信息,交换分区必须做成相同样式的镜像。否则,交换分区在损坏的磁盘上,/etc/vfstab仍然会定位到c0t0d0s1。

现在系统已经可以从第一块盘(boot disk),也可以从第二块盘(boot disk1)上启动了。

如果有一块磁盘损坏,Solstice DiskSuite会停止启动程序。这是因为如果要在一次错误以后成功地启动系统,纪录复制数据库的大部分必须依然“幸存”。在我们的两块镜像盘上仅仅需要六个复制中的三个依然存活。

超过两块盘的服务需要有第三块盘来用记录复制数据库来配置。两块盘的工作站必须手动地修复,下面的例子描述了这个过程:

·记录数据库复制在c0t0d0s7和c0t1d0s7上配置,c0t0d0盘发生故障。
·启动程序被Solstice DiskSuite停止,并转换进入到单用户模式。
·现在记录数据库复制希望发生错误的盘没有被配置:
        metadb -d -f c0t0d0s7
·在下一次重启之后,对重置的磁盘进行分区,使它和仍然活动的磁盘的分区一致。
·做完这些之后,在重置的硬盘上创建记录数据库复制文件:
        metadb -a -c 3 c0t0d0s7
·在下次的重启之后,镜像又可以重新同步了。

注意:
如果你有一个两块盘的系统,在一块盘上创建三个记录数据库复制,在另一块上面创建四个。在理论上有50%的机会可以在一次错误后重新启动系统而不需要手动地去使用元数据。
如果你能接受在2盘系统下发生错误后无人职守的重启,在两块盘上创建相同数量的记录数据库复制并且创建/etc/system条目:set
md:mirrored_root_flag=1
关于这方面内容更多的讨论可以在Sun的蓝皮书“Configuring Boot Disks With Solaris[tm] Volume Manager Software"(http://www.sun.com/blueprints/1002/817-0407-10.pdf)上找到。

论坛徽章:
0
7 [报告]
发表于 2003-06-23 21:02 |只看该作者

进来看看,solaris20-80翻译认领,欢迎参与(灌水者删除)。

8 网络连接
8.1 /etc目录下的文件
Solaris 软件在/etc目录下存放网络配置文件。所有的配置数据比如ip地址、网关等可以被定义或者更改在运行层。无论如何,只有那些存放在/etc目录文件中的定义可以在系统重启后保留下来。
可以在这些文件中找到主机名(hostname):
- /etc/nodename
- /etc/hostname.<interface-name>;
- /etc/inet/hosts
-/etc/net/{ticlts,ticots,ticotsord}/hosts

/etc/nodename 这个文件定义了系统名,从网络的观点看,一个有多块网卡和多个ip地址的系统可以有多个名字。每个都在/etc/inet/hosts中有定义。 这些名字中的任何一个都等价于系统命( nodename),但是他们不是必须的 。
  某些文件产生了ip地址于接口(interface name)名之间的连接。他们是/etc/hostname.<interface-name>;<number>;。

最常见interface name是:
le 老的sparc系统上的以太网
hme 在绝大部分ultra sparc系统上的快速以太网
eri 绝大部分 UltraSPARC-III 系统上的快速以太网
qfe 基于四口扩展以太网卡上的快速以太网
举例: 一台有QFE (QuadFastEthernet)的Ultra 60 工作站有五个网络接口: hme0 (on board),qfe0,qfe1,qfe2 and qfe3 (on the QFE-card)。主机名是 hermione, 则 /etc/inet/hosts文件的内容如下:
127.0.0.1 localhost
157.168.34.12 hermione hermione.domain.com loghost
191.133.23.10 dumbledore
在公司的局域网上地址是157.168.34.12的系统就叫hermione,相应的,文件 hostname.hme0 必须包含 hermione 这个名字。
Dumbledore(191.133.23.10)是网络服务提供商分配的地址。这根缆线连接到QFE的第一个端口 qfe0 ,所以文件 hostname.qfe0 包含 dumbledore 这个字符串。
qfe1-3 现在没有使用。为了避免solaris出现“没有缆线连接”这种错误信息,对于没有使用的接口不要生成hostname.* 这种文件。
一个具有多个网络接口的系统会在各个子网之间自动路由,例如在我们例子中的157.168.*.* 和 191.133.*.* 子网之间。在系统启动的时候,会显示出来"machine is a router"这条信息。 如果不希望启动路由服务,手工生成一个空文件 /etc/notrouter 接着重新启动系统就可以了。


Ip地址的子网掩码定义在文件/etc/netmasks中。在X-Server运行时不要更改nodename,最好更改nodename或hostname之前,从当前的会话中退出来然后使用命令行界面重新登陆。

论坛徽章:
0
8 [报告]
发表于 2003-06-23 21:20 |只看该作者

进来看看,solaris20-80翻译认领,欢迎参与(灌水者删除)。

8.2 虚拟网络接口
有时候,对于只有一块网卡的系统定义2个ip地址是很有用的。例如,商业演示用的demo工作站了为了与其它的主机通信而需要添加另一个地址的同时也需要保留自己公司的ip地址,这个需求可以通过虚拟网络接口得以实现。实现方法就和上一章节描述2块物理网卡的情形一样, 仅有的不同是我们这次不使用 hme0 和 qfe0 ,而是使用 hme0 和 hme0:1,所以如果你写dumbledore 字符串到/etc/hostname.hme0:1 文件,在商业演示时ISP提供的网线就可以接到 hme0, QFE网卡就不再需要了。

论坛徽章:
0
9 [报告]
发表于 2003-06-23 21:33 |只看该作者

进来看看,solaris20-80翻译认领,欢迎参与(灌水者删除)。

8.3 ifconfig工具
ifconfig -a 列出所有物理和虚拟的接口定义,包括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另外在系统运行期间我们还可以用ifconfig去定义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hpux系统中这样的定义当系统重新启动后就不存在了,不知solaris是不是这样)。 让我们再来看Ultra 60 工作站的例子,这次首先假定dumbledore在/etc/inet/hosts中没有定义,那么 qfe0 在系统重新启动后就不再被使用。
现在第一步是去激活qfe0(加载驱动):ifconfig qfe0 plumb
开始配置这种网络接口:
ifconfig qfe0 191.133.23.10 netmask 255.255.255.0 up
ifconfig -a 可以看到新的配置
对于虚拟网络接口这个步骤是相同的:
ifconfig hme0:1 plumb
ifconfig hme0:1 191.133.23.10 netmask 255.255.255.0 up

论坛徽章:
0
10 [报告]
发表于 2003-06-24 09:55 |只看该作者

进来看看,solaris20-80翻译认领,欢迎参与(灌水者删除)。

8.4路由
可以将IP地址加入/etc/defaultrouter文件来设定默认路由(或者是标准网关)。如果在此文件中加入的是主机名,要确认/etc/inet/hosts文件中已经定义了此主机名。
等价的命令是:
*删除所有当前路由:route flush
*将1.2.3.4定义为默认路由:route add default 1.2.3.4
*用netstat -r命令可以查看更改结果。
如果机器上有两个以上可用的网络接口,Solaris会自动启用IP转发。
要检查IP转发是否已经启用:ndd -get /dev/ip_forwarding
启用IP转发:ndd -set /dev/ip_forwarding 1
关闭IP转发:ndd -set /dev/ip_forwarding 0
另一种关闭IP转发的方法是创建/etc/norouter文件,例如touch /etc/noroute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