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楼主: 瑞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奖讨论]复杂经济形势下IT算盘如何打?获奖名单公布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31 [报告]
发表于 2009-11-02 13:20 |只看该作者
如前几位所说 ,选择开源是必需的。当然这个前提是需要得到高层的决策者的认知和认可,否则一切均是空谈。例如几年前入职时写公司IT运营的整改方案,一个副总在会上问我:linux这东西行吗?又如你现在用nagios省去的大量的人力成本。开源好不好,谁用谁知道~
在这个经济环境下,大多数头痛的事都是老大们去思考的,我只感受到以下几则比较明显的变化:
1、内部流程更加规范了,控制员工行为,降低浪费。这个前台基本每月会发一个邮件激励大家节源啊之类什么的。
2、通过培训增加员工对IT产品的使用认识,减少维护费用。讲座是倒霉的我弄的。
3、严格规范了采购部门的采购流程(你看采购的脸就知道),真正实现了“货比三家”,一个物件至少让两个人拿出四份采购报价……。在所有的预算进行有效的调控。此则会让你砍价的功夫不断上升。到菜市场买菜也能用的上。
4、控制了企业在IT项目中的一些现金流,这个很有趣。严肃到每个细节。比如打车,会让你精确到分钟。XX时XX分为何打车,基本以叙述的形式写出差报告。

就想到这么多,再想起其他后补。

[ 本帖最后由 不想在家喂猪 于 2009-11-2 13:53 编辑 ]

论坛徽章:
1
摩羯座
日期:2014-05-01 14:18:58
32 [报告]
发表于 2009-11-02 14:41 |只看该作者
越是“复杂经济形势下”越是IT部门基础设施建设的暖冬。

  我们公司是面向高尔夫体育赛事的视频咨讯网站,大量赛事的举行及相关活动的举办多集中在春夏季。就像今年

,发展势头猛进的时候,企业注意力大都集中在了营销、采编、产品等“前沿”部门。IT部门作为服务部门也只能

是紧锣密鼓的配合其他部门,而无暇顾及自身的基础设施完备!不免有捉襟见肘的时候。

    而进入冬季,整体行业处于冷冬时期,其他部门偃旗息鼓,马放南山。反而是公司IT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佳时机,

比如总结前一段时期的工作不足,完善管理,细化工作内容等。

    有不足,就要改进。例如前一段时期公司业务发展正红火的时候,也发现IT业务方面的一些问题,例如网站访问

高峰期时服务器负载达到饱和等,所以最近就在实施网站整体架构的优化,增加服务器和负责均衡设备。

    作为视频资讯媒体,体育赛事录制的视频资料,其存储空间的不足也暴露出来,恰恰需要数据存储备份方面设备

的投入。

   办公人员增多,内部上网带宽紧张,严重影响繁忙时期的办公,这时增加带宽,改善局域网结构,增加流量控制

软件及相关配合设备就成了必要的投入。

    当然除了硬件上的投入,相关人员的知识储备提高也是IT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所以组织参加一些培训也是部门近

期的一项重要安排。

    在信息化大爆炸的时代,公司要保持良好的发展与IT部门是密不可分的,而IT部门就像粮草一样,正所谓兵马未

动,粮草先行,所以年底也是it部门发展和备战的好时光!庆幸的是这点也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同,且得到了大力

支持!所以说我的观点就是:正确的IT投入也正是变相“加效率”。

[ 本帖最后由 好人家 于 2009-11-4 20:01 编辑 ]

论坛徽章:
0
33 [报告]
发表于 2009-11-03 16:34 |只看该作者
我也谈谈我们的情况:

最近受邀到了沿海地区的学校进行了参观学习,觉得观念和理念上的冲击蛮大的。

以前对于校园网络,考虑的是在不断追加投入的基础上,全面一摊子包揽完的方式来进行。既搞得自身的教师疲于应付一些基础层面的问题,也让网络的状况随时受制于教师、工勤的分配,不能达到随时跟进,随时处理的状态。而IT部门又是一个典型的烧钱部门,每年需要投入的经费持续累积,一些老的问题不断积累,造成了将校园网越来越变成一个“大网吧”的状况出现。

而在参观之后,觉得IT部门最为重要的还是在于管理,拟定改善策略。从当初的租用营运商线路自行管理与营运商竞争,变为与营运商合作分成的模式,引进营运商成功的技术经验和投资人力物力,将这部分底层业务进行外包。而对于核心的应用层,则尽量考虑与各软件商合作,针对学校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商业产品购买与利用接口二次开发的策略相结合,既保证了核心产品不会类似科研项目结束后无人维护的窘境,也保证了对校内科研力量的充分利用和支持。对于服务器软件方面,在保证稳定安全高效的基础上,考虑采用成熟的开源产品,而对于部分开源项目仍有一定差距的项目,购买商业产品弥补。而在商业软件产品的采用方面,可能会考虑和产品方合作谈条件,采用先行“租用”的方式,待得见到一定成效和业绩后共同分享利润,这样进一步降低自身风险,保持部门资金流的稳定充裕。

实施的结果,虽然从账面上来看损失了一定网络营运的利益,但由于可以将部门的力量集中于管理与二次开发方面,在提供了更为稳定的网络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供面向应用的高层次业务带来新的利润增长和效益回报。

所以相对于题目的四则运算,我们可能进行的算是一个自我减利的减法逆运算,但 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冲刺 ,集中优势于管理方面,面对目前的复杂经济形势,自信会有所改观和突破。

论坛徽章:
52
码神
日期:2017-03-28 10:27:10综合交流区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5-10-11 06:20:00综合交流区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5-09-28 06:20:00综合交流区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5-09-22 06:20:00每日论坛发贴之星
日期:2015-09-12 06:20:00综合交流区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5-09-12 06:20:00综合交流区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5-09-08 06:20:00综合交流区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5-09-05 06:20:00综合交流区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5-09-04 06:20:002015亚冠之德黑兰石油
日期:2015-09-01 10:41:53每日论坛发贴之星
日期:2015-10-11 06:20:00综合交流区版块每日发帖之星
日期:2015-10-12 06:20:00
34 [报告]
发表于 2009-11-04 10:07 |只看该作者
小弟不才是个做对日外包的。
想说一下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只是希望和各位朋友分享下。希望有什么地方想错了,说错了,请各位朋友见谅。
目前日本的IT景气程度比不知道的人想象的还要差。
现在在日本的一般的外派公司都已经该放假的放假,该关门的关门了。
我日本大一点的IT公司对自己的协力公司都会按照自己公司的标准和每年合作项目的合作情况,给出自己公司的评价。
并且通过每年的评价对协力公司划分级别。
在这样的前提的,我们公司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日方公司的最高评价。
也就是对方只要有能拿到国内的项目或者是忙不过来的项目,第一位考虑的公司就有我们公司一个。
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我们公司近半年就接了一个日方实在干不过来的项目,必须在2个星期内结束。
老总开会已经对我们说公司下一步还会持续没有工作的状态了,但是老总还是说有信心能坚持下去。
为什么呢?
这就是我想说的重点,为什么我们公司能得到对方最高级别的评价。
因为我们公司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是本着一切以客户方便,客户提出的要求高于一切的原则。
我想去过日方和了解日本服务行业的人一定知道这是每个日本人潜意识里面的思想。
所以我们迎合了日本人的心理并且有的时候比日本人想的还多,做得更周到,别说是日本人,无论是哪国人都会在有项目的时候优先考虑这样服务理念的公司的。
所以现在国内的一些IT公司总说日本的项目不好接,接下来干一次,下次日方就不再给项目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说要是哪个公司真正做到我所说的一切以客户方便的话,我想在经济好转的时候工作还会源源不断来找你,而不是你自己去找工作。
所以我们公司的老总有坚持下来的信心,并且现在正在继续坚持。
所以我想说的是其实不只是IT行业,无论什么样的服务行业,只要能真心的为客户考虑,反过来客户也一定为你考虑的(我是说现在对于日本而言,国内恐怕短期的看不到效果)
在我的想法中,国内的大趋势和大方向应该还是早早晚晚要做到我们公司这一步的,只是时间问题,哪个公司先走出第一步,并且坚持下去,哪个公司就一定有发展。
再困难的经济形势也会有好转的那一天的,好转之后先得到工作的公司,我想不用我说,大家也会做出判断的。

本人在各位面前多说了几句,但真的是我所经历的和我的真实想法。
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哪怕有一句话也好。

最后谢谢能认真读完这篇文章的朋友们。

[ 本帖最后由 mz198424 于 2009-11-4 10:39 编辑 ]

论坛徽章:
0
35 [报告]
发表于 2009-11-04 14:00 |只看该作者

采用新技术降低运营成本

对于企业数据中心来讲,软硬件设备更新,电费支出,以及人员支出和场地
租金等,这些构成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主要内容。
   出于公司业务发展的需求,前段时间,公司要新上线几套新的业务系统,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扩充IT计算资源。若采取以往的作法,就需要采购几台新的服务器,专机专用,把新的服务器硬件加装到数据中心里。这样一来,数据中心增加了能耗开支和空间消耗。通过分析,我们打算通过实施虚拟化技术来完成新业务的信息系统建设。就是在现有的物理服务器上虚拟出多台虚拟机出来,充分挖掘现有的计算资源;这样做的直接的效果就是,减少了物理服务器的数量,降低了硬件的采购成本,降低电费开支。

论坛徽章:
0
36 [报告]
发表于 2009-11-04 16:1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论坛徽章:
0
37 [报告]
发表于 2009-11-05 16:34 |只看该作者
1.软件用开源的

2.服务器用虚拟的

论坛徽章:
0
38 [报告]
发表于 2009-11-05 19:48 |只看该作者
过来看看!

学习。

论坛徽章:
0
39 [报告]
发表于 2009-11-06 23:13 |只看该作者

使用开源和免费软件降低IT成本

购置商业软件的费用是企业IT成本的一大部分,这个比例也往往伴随着企业的业务扩展而逐年上升。当整体的IT预算资金紧张时,投入大量的资金去购买商业软件的决定往往让CIO于心不忍。换一个角度来讲,若在进行业务系统的建设时,使用免费或开源的软件,将会大大降低成本。
  比如,对于常用的办公软件来讲,OpenOffice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免费开源办公系统。OpenOffice包含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档和数据库等一系列功能,它还兼容微软的Office。若以openoffice代替微软的office,不仅可以满足日常的工作需求,更重要的是节省了一大笔的开支。
   另外,Google Docs也是一款免费的办公软件,只要有浏览器就能使用Google Docs。虽然它的功能没有Office或OpenOffice那么强大,但是它的基本功能以及精简的界面却是用户需要的
  同时,在网络管理方面,那些可有可无的管理软件就不必要采购了。比如说服务器监控软件,干吗要买呢,有些功能确实很强,但不一定是你想要的。自己动手写脚本。既省银子,又可以锻炼你的编程能力,何乐而不为呢。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论坛徽章:
0
40 [报告]
发表于 2009-11-06 23:19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瑞儿 的帖子

经济危机大风吹,各大企业是一身灰。
本来像我们这样的学校研究机构,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并不大,都是国家拨款吃皇粮的,所以没什么感觉。但是等到今年经济危机的势头稍有好转,情况缓和的时候,偏偏我们学院著名的全球财经新闻(GBJ)项目遇见问题了。

怎么回事呢?

我们学院这个项目的赞助资金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个是美国的美林证券,一个是彭博社,一个是香港某一知名财团。美林证券不用说了,自己都倒闭了,万幸当初做项目的时候钱是一次到位的,所以还算凑合。香港这个财团更kuso了,在这次经济危机中非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还赚了钱,所以不但不用紧张一期的投资,而且以后的合作看来也问题不大。

最大的问题就是来自彭博社了。之前我们学校是免费租用了彭博社的一套终端设备————“彭博专业服务”(Bloomberg Professional Service)。所有的相关研究人员都有自己特别的用户密码,从而通过“彭博专业服务”查阅和分析实时的金融市场数据以及进行金融交易,还可以通过彭博的专有安全网络提供新闻和简讯。同时,彭博还提供WAP入口和黑莓程序,以便通过手机来访问客户端。

每台彭博终端每个月的租金是1500美元,用户通过彭博终端访问来自交易所的实时报价时多需要缴纳额外的费用。之前根据我们学院的合作协议,我们学院一共引进了20台,是全亚洲第一名,而且分文不要!并且彭博社派专人帮助我们维护学院内部的局域网和学院网站,可以说是一劳永逸啊。但是这次经济危机中了,彭博社采取大刀阔斧的收缩政策,于是我们学院的这个项目就首当其冲的被拉下马来了。

好了,虽然英国人撂挑子了,但是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啊,毕竟这是教育部的重点项目啊!所谓小车不倒只管推,于是学院领导就给我们下了任务,要少花钱甚至是不花钱,解决彭博社的遗留问题。于是小弟我就开始帮这群英国佬擦屁股了!

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彭博终端问题,这个实在是太讨厌了,全世界就此一家,根本没有办法完美替代。于是我就从人力入手,找了21个学生,一天三个人,每周一轮班。每天在网上搜索各大经济网站的新闻和数据,汇总后采取邮件组的方法,发送给全体研究人员。虽然数据上要少了一点,时效性差了一点,严密性也不足,但贵在便宜,一个学生一个月的补助是200元,一个月合计才4200元!

第二个就是学院网站的维护问题,以前都是彭博社派人来帮我们维护,结果学院内部一直没有这样的部门和人才,小弟我也不可能抽空专门负责这个。我就找了一个小公司,虽然是刚刚创业的小公司,但是老板是TU的学生,能力肯定没问题,又是母校学生,收钱自然少点。其实学院网站的浏览量少到可怜,满足一下领导的虚荣心,做的好看点,多贴几张领导照片就好了。

第三是学院内部软件问题。以前为了适应彭博社的要求,一律都要使用正版软件,外国人真是胆小啊!现在轮到我们走中国路线了,学校和微软有协议的软件,我们就从学校那儿拿正版。没有的,就去中关村买张盗版盘。再没有就花钱没正版吧!我个人不建议使用某些免费开源软件,主要是需要全院普及知识,太麻烦了。上次有个老师心血来潮玩Linux,整体让我去帮忙,差点活活逼疯了。

剩下的硬件部分、办公产品设备什么的,倒是没有任何负担,学院都作为公务开支出了,所以基本还是很简单的。

总之,我的情况比较特殊,第一是单位规模小,老师只有三十几人,学生也不到一千人。第二,研究机构商业性要求不高,开源节流的目标不明确,只要对症下药就好了。第三,就是自己水平也是二把刀,所以不挑战高难度,只要院长满意就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