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楼主: grt8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Linux平台写Daemon程序时,频繁使用malloc会不会因为内存碎片导致内存枯竭?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41 [报告]
发表于 2006-06-20 09:34 |只看该作者
malloc/free算法非常低效。
尤其是改变块大小的时候有可能要copy移动。
而且存在碎片的问题。
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精细的巧妙的算法呢?
这个算法我基本实现了一个。

上面说FIFO的使用内存,可是显然不是所有应用都可以这样做。也是对程序的额外要求。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论坛徽章:
0
42 [报告]
发表于 2006-06-20 09:40 |只看该作者
关注。
似乎碎片回收和管理与操作系统相关吧?

论坛徽章:
0
43 [报告]
发表于 2006-06-20 09:44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eoedmund 于 2006-6-20 09:34 发表
malloc/free算法非常低效。
尤其是改变块大小的时候有可能要copy移动。
而且存在碎片的问题。
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精细的巧妙的算法呢?
这个算法我基本实现了一个。

上面说FIFO的使用内存,可是显然不是所 ...

能否谈谈您的算法?

论坛徽章:
0
44 [报告]
发表于 2006-06-20 09:51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H 于 2006-6-20 08:57 发表


无语了,祝你越来越牛——至少嘴上:em11::em11::em11:

malloc/free这种代码俺读过之后确实没有写过,因为俺学C语言是在工作中,4天学完了C就要上项目,因此没机会做各种练习。
至于俺的代码,涉及很多商业 ...



还是你牛!

俺学历低,没上过大学,比不上你这些高材生!没有你牛,学4天就搞项目!

我的代码不存在什么商业秘密! 反正我不是搞计算机这行的! 我只是兴趣而已!我写代码凭想象

有人只如果觉得合用尽管拿去,有人觉得不顺看的话,尽管批判!

论坛徽章:
0
45 [报告]
发表于 2006-06-20 09:57 |只看该作者
lib 中的malloc/free以及各种函数都是非常优化了的。许多水平非常高的人和机构,许多年工作后固定下来的东西。

优点缺点是技术权衡的结果。

你有点太自信了。

原帖由 neoedmund 于 2006-6-20 09:34 发表
malloc/free算法非常低效。
尤其是改变块大小的时候有可能要copy移动。
而且存在碎片的问题。
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精细的巧妙的算法呢?
这个算法我基本实现了一个。

上面说FIFO的使用内存,可是显然不是所 ...

论坛徽章:
0
46 [报告]
发表于 2006-06-20 10:32 |只看该作者

以前的精华帖

http://bbs.chinaunix.net/archiver/?tid-677609.html
这是以前的精华帖,不知道有没有讲清楚

论坛徽章:
0
47 [报告]
发表于 2006-06-20 10:40 |只看该作者
貌似现在有比 brk、sbrk 更好的内存分配方法...
supersarah 该用户已被删除
48 [报告]
发表于 2006-06-20 11:2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论坛徽章:
0
49 [报告]
发表于 2006-06-20 11:25 |只看该作者
正在看malloc的源代码。
malloc/free算法非常低效。
尤其是改变块大小的时候有可能要copy移动。
而且存在碎片的问题。
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精细的巧妙的算法呢?
这个算法我基本实现了一个。


  1. * Why use this malloc?

  2.   This is not the fastest, most space-conserving, most portable, or
  3.   most tunable malloc ever written. However it is among the fastest
  4.   while also being among the most space-conserving, portable and tunable.
  5.   Consistent balance across these factors results in a good general-purpose
  6.   allocator for malloc-intensive programs.
复制代码


可见作者在实现的时候考虑了除速度以外的很多方面的因素,速度是关键,但不是唯一要考虑的


  1.   The main properties of the algorithms are:
  2.   * For large (>= 512 bytes) requests, it is a pure best-fit allocator,
  3.     with ties normally decided via FIFO (i.e. least recently used).
  4.   * For small (<= 64 bytes by default) requests, it is a caching
  5.     allocator, that maintains pools of quickly recycled chunks.
  6.   * In between, and for combinations of large and small requests, it does
  7.     the best it can trying to meet both goals at once.
  8.   * For very large requests (>= 128KB by default), it relies on system
  9.     memory mapping facilities, if supported.
复制代码


作者也考虑了针对不同大小的内存请求进行优化

刚开始看,听了各位的讨论,深有收获,继续看

论坛徽章:
0
50 [报告]
发表于 2006-06-20 11:26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来,来了又看到争论,呵呵。先熟悉下曾经熟悉现在有点陌生的环境吧。
也不错,有敢于怀疑malloc的算法的勇气,也许才能真正理解malloc的算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