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楼主: FlyInSunShin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阴阳五行是什么?(应shan_ghost的邀请,开此贴!)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21 [报告]
发表于 2009-05-31 10:29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eveu 于 2009-5-30 17:22 发表
shan_ghost发贴没什么信息量的,脑残到令人望而生畏,大家不理他,他自己就消停了。


虽然部分赞同您的观点,但是这种近于人身攻击的措辞不值得欣赏。
  
争论重在过程,是非对错交给众人评说~~~~~~

论坛徽章:
8
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4-17 10:59:39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4-17 11:01:45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4-17 11:02:15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4-17 11:02:36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4-17 11:02:58技术图书徽章
日期:2013-12-04 10:48:50酉鸡
日期:2014-01-03 10:32:30辰龙
日期:2014-03-06 15:04:07
22 [报告]
发表于 2009-05-31 10:48 |只看该作者
我认识不少小学文化程度的聪明人,他们其实是很好沟通的。不仅说什么都能听懂,而且能够抓住要害,给出有条有理的质疑。

兴趣来时,教他们相对论原理都没问题,而且显然是真的理解了。看到那些反相对论民科的言论,他们一样能感觉到不对味,只是一时抓不到要害而已——相比之下,那些民科的学历往往还是蛮高的。


话是说给明白人听的。糨糊脑子可以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和他们争论实乃吃饱了撑的。

论坛徽章:
8
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4-17 10:59:39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4-17 11:01:45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4-17 11:02:15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4-17 11:02:36CU大牛徽章
日期:2013-04-17 11:02:58技术图书徽章
日期:2013-12-04 10:48:50酉鸡
日期:2014-01-03 10:32:30辰龙
日期:2014-03-06 15:04:07
23 [报告]
发表于 2009-05-31 11:01 |只看该作者
上贴专为CU上一些智力达到可以供人研究程度的同学而发,欢迎对号入座。

我不认为这些败坏了初中甚至小学教育名誉的人士有资格参与CU辩论,相信正常人也不会认真对待他们的发言。无视即可。

我及其他一些坛友都曾被他们的弱智激怒过,结果有目共睹,无不被这些人士撒泼耍赖缠上。

在下反对等级制度;但同时也认为和某些人士说话是很掉价的事——两者并无矛盾。

论坛徽章:
0
24 [报告]
发表于 2009-05-31 11:13 |只看该作者
纯看热闹

论坛徽章:
0
25 [报告]
发表于 2009-05-31 11:25 |只看该作者
路过看看。

论坛徽章:
0
26 [报告]
发表于 2009-05-31 17:03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lyInSunShine 于 2009-5-27 19:07 发表
正方:
   shan_ghost  大虾;
正方观点:
《四圣心源》在放屁。
=====================
反方:
FlyInSunShine 小鸟;
反方观点:
《四圣心源》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是其中有可取之处。


反方既然认为《四圣心源》有其历史局限性,请试述一二。
这也是老套路了,都是理论上说去其糟粕,扬其精华,可是执行起来都是全部精华,不见糟粕。

论坛徽章:
0
27 [报告]
发表于 2009-05-31 19:59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eveu 于 2009-5-30 17:22 发表
shan_ghost发贴没什么信息量的,脑残到令人望而生畏,大家不理他,他自己就消停了。

的确,看他的帖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FlyInSunShine,有时间做些其它的事吧,没必要在一个娱乐环境中谈正经事。
人各有志,众口难调,世界这么大,胡诌之人当然少不了,臭屁响一声便散去了,一切依旧。

论坛徽章:
0
28 [报告]
发表于 2009-06-01 02:0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850 于 2009-5-31 19:59 发表

的确,看他的帖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FlyInSunShine,有时间做些其它的事吧,没必要在一个娱乐环境中谈正经事。
人各有志,众口难调,世界这么大,胡诌之人当然少不了,臭屁响一声便散去了,一切依旧。

你这口最难调。
一方面,你看人家的帖还想从人家那里学到东西,而且还要是“有用的东西”。不想想别人有没有提供东西给你学的义务?
另一方面,你又说“没必要在一个娱乐环境中谈正经事”。那么,学到有用的东西是正经事吗?

论坛徽章:
0
29 [报告]
发表于 2009-06-01 02:05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850 于 2009-5-31 19:59 发表

的确,看他的帖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FlyInSunShine,有时间做些其它的事吧,没必要在一个娱乐环境中谈正经事。
人各有志,众口难调,世界这么大,胡诌之人当然少不了,臭屁响一声便散去了,一切依旧。

你这口最难调。
一方面,你看人家的帖还想从人家那里学到东西,而且还要是“有用的东西”。不想想别人有没有提供东西给你学的义务?
另一方面,你又说“没必要在一个娱乐环境中谈正经事”。那么,学到有用的东西是正经事吗?

论坛徽章:
0
30 [报告]
发表于 2009-06-01 09:23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aver 于 2009-5-31 17:03 发表
反方既然认为《四圣心源》有其历史局限性,请试述一二。
这也是老套路了,都是理论上说去其糟粕,扬其精华,可是执行起来都是全部精华,不见糟粕。


呵呵,既然使用如此平和的语气和方式问到了,那么不回答也太不够意思。
  
说实话,《四圣心源》只翻过一些,自认为能力还不足以单独评论它的得失。
这样,我就斗胆放开一些,稍微提一下我看到的“糟粕”。

========================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糟粕”。

举例先:
1、
我们自己做豆浆,喝的当然算是精华。
那么剩下的豆渣呢?
糟粕?
喂猪养花不也是挺好的么?
2、
动物的器官,
我们知道很多国家是不吃的。
糟粕?
这个~~~~呵呵!
  
个人理解:
凡是对于我们关注的重点“没有作用”或者具有“负面作用”的,都可以称之为“糟粕”。
这是一个中性词。

再举例:
我们看别人的代码,发现里面加了点小段子,或者夹带些个人牢骚。
这些东西算什么?
对于代码本身而言,应该是“糟粕”。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占了存储空间,又影响阅读效率~~~~
不过,对于读代码的人而言,是不是“糟粕”就不好说了。

==========================

下面说问题。

1、
中医中“糟粕”的代表之一就是《伤寒论》中那个“烧裈散”了。
原文: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烧裈散方:妇人中挥近隐处,取烧作灰,右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烧裈服。”
(通俗讲就是内裤烧成灰了吃下去。)
这个别说大众不能理解,历代医师也众说纷纭。
用前面所讲的定义,应该算是“糟粕”。
可是实际应用中,也确实没有几个医师直接拿这个方法出来用的。
自己理解不了的,当成糟粕扔一边是正常。
看起来搞笑的,当成糟粕扔一边也是正常。
但是纵然再不相信,整理编辑讲解的时候,也还是乖乖把原文留着。
这个是治学态度问题。

从这个“经方”的历史来看,批判的继承是存在的。

2、
再说说天干的五行属性。
这个之前提到过。
同样是中医,对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些“天干”的五行属性定义就不一样。
一套是: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一套是: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丁壬-木;戊癸-火。
这是不是“糟粕”呢?
讲话如此没有准谱,当然是糟粕。
至少我目前看到的古籍中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应用划分。
用现代的观点看,没直接说它胡言乱语就很给面子了。
但是,
适当深入就会发现,这两套表述系统是有严格的清晰的界限的。

从这里看,我们讨论问题的范围不同,糟粕的取舍可以是不同的。
中医医师如果搞不清上面“天干”符号的属性差异,说他死守糟粕是应该。
但是如果理解了,掌握了,对于这个医师,就是已经从糟粕的表达中得到了精华。

这个也是批判的继承的体现。

3、
提一下《黄帝内经》问题更多!
这部书是集体创作的结果,基本上异议不大。
所以啊~~~前后不着边际的东西还不算少。
可是书是死的,人是活的。
读书的时候耐心细心梳理脉络,大多数东西还是能整理出来的。
百家之言当然各有千秋各有得失。
看看理论,再到现实中看看哪家说的更符合现实,这本身就是剔除糟粕的过程。
还有,
多数古籍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散脱),导致前言不答后语的还挺多。
历代传抄差错,各家注解更是五花八门甚至一塌糊涂。
《黄帝内经》也一样。
遇到明显不是人说的话的地方,还要死守典籍的,只能说无奈。
读书取其精华,就是要从残存的文字中理会精神。

批判的继承其实还是很需要能力的工作。

=======================

类似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至于大家嘲笑的言必称《内经》《伤寒》,
是因为这两部著作架构了整个体系。

其实同样的说法根本不新鲜。
“言必称希腊”就是一个意思。

讨论近代物理,爱因斯坦是回避不掉的。
也没见人嘲笑动辄拿爱因斯坦说话。

讨论经典物理,牛顿是回避不了的
也没见人嘲笑动辄拿牛顿说话。
  
要是讨论哲学,不出30回合,肯定能找到三圣哲出镜的机会。

所以说起中医,《内经》《伤寒》想不出镜也难。

========================

最后说这位朋友讲“执行起来都是全部精华,不见糟粕”。

我们反过来问一句:
既然明知是糟粕,为何还要拿出来执行呢?

这就是执行起来不见糟粕的根本原因。

自从比萨斜塔实验之后,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就作为历史留存。
亚里士多德全集中也不会把这段解释删掉。

从此,大家应用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时候,也一样是“只见精华,不见糟粕”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