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徽章:
- 0
|
原帖由 A.com 于 2009-7-27 22:59 发表 ![]()
raid5和raid6的校验数据是平均分布的,无论你用几个盘,恢复数据都要把其他盘上的数据读出来才能计算校验数据或者源数据的1/N.N越大,计算量也就越大,所以在超过一定数量后,单个raid盘越多,写入就越慢.恢复数据 ...
部分赞同.
重申一下方案:
方案1:43块73G的RAID5,按3T总容量计算;
方案2:4块1T的RAID5,3T总容量
分析如下:
1.重建计算量差异,对于方案1,需要读取2927G,XOR计算出73G,写入73G;方案2,读取2000G,XOR计算出1000G,写入1000G。从这里看,方案1重建的原始数据量为方案2的150%,方案1的计算结果为方案2的7%。重建过程中关注的数据输入量,每个输入的单位数据参与一次XOR计算,因此方案1的计算量为方案2的150%。
*"N越大,计算量也就越大"是不对的,计算量只和输入数据量有关,每单位输入数据,只需要参与1次XOR计算,至于输出多少,只和抽取计算结果的频率有关。
2.重建I/O差异,方案一和方案二的IO总量是一样的。并且写的速度要比读慢,考虑到方案1写入量实际为方案2的7%,方案1比方案2快。
3."单个raid盘越多,写入就越慢",这个观点缺乏依据,写入相同容量数据,计算量一样大,但方案1写入校验数据量为方案2的7%,因此性能上方案1要更高。
综上所述,是否能得出如下结论:
1.方案1性能比方案2有限度提高,磁盘利用率有较大幅提高。(73G/3T vs 1T/3T,但就如有朋友说的,现在容量这么便宜,要省这0.9T吗?呵呵)
2.方案1可靠性比方案2有较大幅降低,方案1的MTBF为方案2的9%左右。(此因素应该是导致方案1不被接受的主要原因)
3.方案1重建的确比方案2长,但方案1重建时间不应超过方案2的150%。(这个结论是否太保守?如果重建过程中计算和IO各占50%时间的话,这个幅度应该在130%甚至更低才对,是不是?)
主要考虑结论2,次要考虑1、3,方案1不是合理方案。
[ 本帖最后由 Cocal 于 2009-7-28 07:0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