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查看新帖 |

Chinaunix

  平台 论坛 博客 文库
最近访问板块 发新帖
楼主: bbjmm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TL与磁带系统] 觉得那种磁带备份非常垃圾~真的~ [复制链接]

论坛徽章:
0
341 [报告]
发表于 2008-12-08 17:17 |只看该作者
建议双方还是明确一下自己的观点 和自己的方案要实现的目标吧
磁盘并不是不能做备份
甚至也并不是不能用来做离线备份
有的场合,弄一堆移动硬盘也许真比磁带机+磁带要好用

但是 楼主说6级容灾,又说没有备机
说离线存储,又说拔网线就离线...
足以证明他概念混乱了,我主要也就是想知道他是咋用不带备机的方案,又保证业务连续性又做离线备份的。

论坛徽章:
0
342 [报告]
发表于 2008-12-08 17:17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uluto 于 2008-12-8 17:04 发表

我想你应该说的是单个磁盘吧,如果用SAN呢。。


个人认为备份软件设计的时候就是基于磁带的,所以即使使用磁盘备份也建议使用VTL。

如果纯粹使用磁盘作为备份介质,管理起来似乎不太方便。

狼头NBU里对这个设计得怎么样?

论坛徽章:
0
343 [报告]
发表于 2008-12-08 17:18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bjmmj 于 2008-12-4 12:44 发表
我这里有磁带机有磁带,可是我从来都不用那东西。磁带备出来的数据,一旦你用的时候,你会发现里面是空的,因为你一般都不会去测试过它能不能恢复,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经常会碰到无法恢复磁带上的数据的问题。 ...



佩服LZ,你连备份都不会做,还怪磁带恢复的时候是空的?

论坛徽章:
0
344 [报告]
发表于 2008-12-08 17:19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ke79 于 2008-12-8 17:13 发表

呵呵,哪个厂商都差不多,半斤八两。
我理解的备份到VTL就是VTL用磁盘阵列缩短备份的时间窗口,然后再慢慢拷贝到磁带中。中间可能还有其他增值option,例如重复数据删除之类的。


Quantum的VTL还是很不错地哦!~~~

特别是DXi系列!~~~

论坛徽章:
0
345 [报告]
发表于 2008-12-08 17:2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菜鸟村长 于 2008-12-8 17:17 发表
建议双方还是明确一下自己的观点 和自己的方案要实现的目标吧
磁盘并不是不能做备份
甚至也并不是不能用来做离线备份
有的场合,弄一堆移动硬盘也许真比磁带机+磁带要好用

但是 楼主说6级容灾,又说没有备 ...




据楼主所述,他是装了个虚拟机来保证业务连续性的

论坛徽章:
0
346 [报告]
发表于 2008-12-08 17:20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uluto 于 2008-12-8 16:11 发表

既然讨论的是灾备你就先考虑下RPO和RTO吧。。。


容灾这玩意儿,也参与过一个,VVR实施,某电信厂商,因为是软件为主整个工程挺浩大。所以RPO和RTO还是知道一点。离线备份是DR的一个重要补充,因为一旦出了故障你的业务要切换过来,数据必须在灾备中心做备份,就算平时做恢复测试,正确的磁盘copy也要备份到带库中,RPO/RTO也需要磁带来做补充,如果复制过来的数据在灾难发生的时间点有异常呢?只能用以前恢复测试确认正常的数据来保证,这类数据保存在带库中。

论坛徽章:
0
347 [报告]
发表于 2008-12-08 17:21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lfheader 于 2008-12-8 17:14 发表


骨头版主的答案是archive到物理磁带上,不骗你:)

仔细想了一下,你的逻辑还不如lz呢

lz还知道把容灾分成7级讨论,我们可以针对他告诉他什么时候磁带是必须的,什么时候需要的是业务不中断

你把容 ...


你居然跑了!~~~

明天接着来袄,你说这帖子是否要加个精华啥的呢?

论坛徽章:
0
348 [报告]
发表于 2008-12-08 17:22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yslog 于 2008-12-8 17:20 发表

容灾这玩意儿,也参与过一个,VVR实施,某电信厂商,因为是软件为主整个工程挺浩大。所以RPO和RTO还是知道一点。离线备份是DR的一个重要补充,因为一旦出了故障你的业务要切换过来,数据必须在灾备中心做备 ...


我很赞同!~~~

论坛徽章:
0
349 [报告]
发表于 2008-12-08 17:23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uluto 于 2008-12-8 16:21 发表


那请问大数据量的要怎么离线存放呢?磁带全放银行保险库?


离线,通常说的是磁带等存储设备不被应用主机直接访问到,防止备份数据被人为破坏,并非拉走锁到保险柜。

论坛徽章:
0
350 [报告]
发表于 2008-12-08 17:33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lfheader 于 2008-12-8 17:14 发表


骨头版主的答案是archive到物理磁带上,不骗你:)

仔细想了一下,你的逻辑还不如lz呢

lz还知道把容灾分成7级讨论,我们可以针对他告诉他什么时候磁带是必须的,什么时候需要的是业务不中断

你把容 ...


巧妙的把自己cluster和HA都分不清楚的问题给回避了。。
你告诉我容灾是为了什么?容灾不是为了数据灾难所出现的情况所设计吗?那数据灾难又包括多少种呢?难道不包括误删除,黑客入侵,自然灾害?
容灾在国际标准组织是分为7级,但是一般用到的都是以4级为标准,因为中间有几个根本不会用到或者会被后面的遮盖,就像internet协议一样ISO是7层
但是我们用的还是只有4层。。。
其实你是抓住我的细节而说我没有逻辑性。。。
盘柜多大?磁带多大,你还拿几个轮流开?盘柜可以直接做异地备份然后离线,不是你们所想的把盘柜搬来搬去。。
还有我们讨论的是在一定资金环境下可以用磁盘取代磁带会取得比磁带方便效果,如果像你们这种讨论不考虑资金的情况下那就可以随便做,备份在不考虑资金和存储复杂度的情况下当然是备份越多越好,所以你可以几种一起用的无所谓了撒。。。

一、
容灾备份种类

1.
数据容灾

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对本地系统关键应用数据实时复制的数据系统,当出现灾难时,由该系统迅速接替本地系统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数据容灾主要运用的是数据备份技术,即针对数据进行的备份,直接复制所要存储的数据,或者将数据转换为镜像保存。诸如Ghost等备份软件,光盘和移动盘也属此类。其采用的模式相对容易理解,分为逐档与镜像两种。一是直接对文件进行复制,另一是把文件压成镜像存放。优点是方便易用,也是广大用户最为常用的。缺点是安全性很低,容易出错。其针对数据进行备份,如果文件本身出现错误就将无法恢复,那备份的作用就无从谈起了。

2.应用容灾

应用容灾比数据容灾层次更高,即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数据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可以同本地应用系统互为备份,也可与本地应用系统共同工作)。在灾难出现后,远程应用系统迅速接管或承担本地应用系统的业务运行。应用容灾主要运用的是磁轨备份技术,这种备份技术是直接对才磁盘的磁轨进行扫描,直接记录下磁轨的变化。优点是非常精确,因为是直接记录磁轨的变化,所以出错率几乎为0。NAS等专业存储设备就是采用此种备份技术,是目前中小企最流行的备份技术。

二、容灾备份等级
 设计一个容灾备份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备份/恢复数据量大小、应用数据中心和备援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数据传输方式、灾难发生时所要求的恢复速度、备援中心的管理及投入资金等。根据这些因素和不同的应用场合,通常可将容灾备份分为四个等级。
  
  第0级:没有备援中心
  这一级容灾备份,实际上没有灾难恢复能力,它只在本地进行数据备份,并且被备份的数据只在本地保存,没有送往异地。
  
  第1级:本地磁带备份,异地保存
  在本地将关键数据备份,然后送到异地保存。灾难发生后,按预定数据恢复程序恢复系统和数据。这种方案成本低、易于配置。但当数据量增大时,存在存储介质难管理的问题,并且当灾难发生时存在大量数据难以及时恢复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灾难发生时,先恢复关键数据,后恢复非关键数据。
  第2级:热备份站点备份
  
  在异地建立一个热备份点,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备份。也就是通过网络以同步或异步方式,把主站点的数据备份到备份站点,备份站点一般只备份数据,不承担业务。当出现灾难时,备份站点接替主站点的业务,从而维护业务运行的连续性。
  
  第3级:活动备援中心
  
  在相隔较远的地方分别建立两个数据中心,它们都处于工作状态,并进行相互数据备份。当某个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另一个数据中心接替其工作任务。这种级别的备份根据实际要求和投入资金的多少,又可分为两种:①两个数据中心之间只限于关键数据的相互备份;②两个数据中心之间互为镜像,即零数据丢失等。零数据丢失是目前要求最高的一种容灾备份方式,它要求不管什么灾难发生,系统都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所以,它需要配置复杂的管理软件和专用的硬件设备,需要投资相对而言是最大的,但恢复速度也是最快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北京盛拓优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4965号-6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网监中心备案编号:11010802020122 niuxiaotong@pcpop.com 17352615567
未成年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联系我们:huangweiwei@itpub.net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过ChinaUnix的朋友们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原作者名及出处

清除 Cookies - ChinaUnix - Archiver - WAP - TOP